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所掌握的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的声明中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双方期望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数字人民币在多元化出行场景中的平台生态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中国在过去几年来一直在开发中心化的国家数字货币,已经开始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测试——目前这是数字人民币的工作名称——已经在成都、苏州、雄安和深圳进行。苏州本地官员50%的交通费补贴已经开始以数字人民币的方式发放到专门的电子钱包。
相应地,这笔资金可以用来出行。在雄安,一些电影院、麦当劳和星巴克等餐馆咖啡厅,也开始接受数字货币结账。除了央行外,中国另外4个大型商业银行、三大移动运营商,以及两大科技公司腾讯(Tencent)和华为(Huawei)也为加密货币的流通提供保障。
从以前公布的电子钱包照片来判断,用户界面与人们所习惯的支付宝(Alipay)和微信支付(WeChatPay)系统的区别不大。它还有如下功能: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数字货币兑换、钱包管理。但从技术和金融角度来讲,数字人民币和电子钱包——完全是具有创新性的东西。与在钱包间转交索赔权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同的是,数字人民币拥有国家货币的全部主权,保存在央行发行的虚拟电子钱包中。据此前的报道,各商业银行将负责在自然人中间分配数字人民币。实际上,从技术上来说,央行在数字人民币的案例中可以自行从事发行和处理。最后,数字人民币与中国现有的移动支付系统有区别的最重要的特性在于,为了完成支付不一定需要网络连接。而现在离开联网的智能手机,要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根本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刘玉书(Liu Yushu)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开展苏州、雄安、成都等城市,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大运营商和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的DCEP封闭测试试点工作的消息。从最近央行进一步‘拉宽板凳’——滴滴参与合作的消息看,DCEP的研发和试点工作应该超出原有预期,进展在加快。对于DCEP而言,如果要看进入日常生活,最关键的环节是赢得广大商户的支持,争取到更多的使用用户。这涉及到未来中国央行DCEP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未来支付产业利润分配格局的变化等,估计有一个市场的磨合期,目前还难以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尽管中国早在2014年就开始研发数字人民币,但引进数字货币的必要性是在新冠费用疫情期间才变得越来越迫切的。首先,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使用现金不安全。在疫情高峰期,中国央行甚至对疫情防控重灾区湖北省的回笼现金单独封存14天,以把通过票面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最小化。
此外,使用数字货币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更好的控制杠杆。在中心化的区块链中,所有操作对金融当局来说都是透明的。这样,可以快速查出资金的非专项支出,以及其它金融违规行为。最后,经济数字化是GDP的主要潜在增长点。刘玉书说,今年中国政府表示,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家曾大规模投资传统基础设施以刺激经济不同的是,这次重点讲放在发展新型基础设施上: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经济整体数字化。因此,数字人民币将有助于加快危机后的复苏进程。
他说:“是疫情加速了中国和全世界数字经济的进程,对于数字货币的需求,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迭代而增加。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6.2%,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名义增长15.6%。从历史视角比较,与2005年相比,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了12.7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6%。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的新动能作用和强大的发展韧劲愈加凸显。在中国数字经济全面、深入发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对于数字货币的需求自然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