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一代”是否存在,他们为何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 AP Photo / Federico Gambarini“新冠一代”是否存在,以及他们为何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新冠一代”是否存在,以及他们为何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新冠一代”(Covid generation)或者“被封锁的一代”(lockdown generation)——人们越来越经常这样称呼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的代表,对他们来说,新冠肺炎大流行成为他们在成长期间或在作出重要决定时的关键因素。请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的文章中了解详情。
“今天的年轻人是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一代人,新冠肺炎病毒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关键事件之一,它强烈地改变了日常生活,影响了年轻人的未来规划。新冠肺炎在全世界严重减少了年轻人的机会,加剧了他们对‘经验不足’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年轻人无法向成年人的生活迈出重要的一步。而且,这种恐惧使得本就为数不少的失业年轻人的数量更加攀升”,——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HSE University)校长瓦列里娅·卡萨马拉解释说。“新冠一代”的术语正是在该校专家的研究结果中首次出现的。

卡萨马拉还指出了与新冠肺炎疫情一起落到年轻人肩膀上的不少问题,比如:令年轻人失去进入好大学机会的经济困难,因学业中断而产生的成绩不好的感觉。但她指出,主要的心理问题在于崩溃感和恐惧。

Студент Новосибир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НГТУ) в своей комнате в общежитии вуза.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疫情背景下俄罗斯暑期海外教育项目需求下降但海外本科教育需求上升

“在中学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中,有些人曾经计划考入富有声望的大学深造,搬到另一个城市,有些人曾经打算申请奖学金留学,有些人曾经备战过重要的考试。现在呈现出的却是乐观主义不足、对明天没有信心,”——卡萨马拉继续说。

在“世代动力中心”(The Center for Generational Kinetics)在研究中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成为造就Z世代的某些因素。重要的是使Z世代符合成年人的标准,使他们有意识地经历事件且与此同时还相当年轻,使事件能够大大影响Z世代的观点、信念、对世界和自己未来的态度。此外,年轻人通常会产生强烈的难忘的情感激荡,这种情感激荡与事件和后果造成的恐惧、没有把握有关。专家们举出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以及1963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为例来说明问题。“911”恐袭成为美国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关键事件。

© Sputnik / Kirill Yasko“新冠一代”是否存在,以及他们为何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新冠一代”是否存在,他们为何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新冠一代”是否存在,以及他们为何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在上述情况下,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Z世代的几乎所有方面。Z世代最小的代表被迫远离同龄人,经常发现他们的父母出现经济困难。毕业生们失去了在毕业晚会上彻底放松的可能性,但主要的是,其中许多人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在学校结束后,总的来说是否还有生活?那些打算自己准备挣钱谋生和安排自己生活的Z世代年轻人却遭遇到大萧条,因为在危机时他们是不受需求的劳动力。

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проводит онлайн урок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高校将对预科班中国学生进行在线教学

许多亚洲国家也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对Z世代的影响规模。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Heng Swee Keat)表示,政府通过了总额330亿新加坡元的第四项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这一举措旨在避免新加坡出现由年轻工作人员和大学省组成的“新冠一代”(Covid  generation)。王瑞杰这么做是参考了美国一战时“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说法。

但俄罗斯和中国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虽然年轻一代无疑不得不经历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相当多的困难,但将他们单独分组并赋予独立术语将是相当大的夸大。

“实际上这是非常宏观的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措施也导致了相似的结果,但是我认为其中的原因不一定简单,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并非仅仅是疫情中的某些具体措施。我上大学时曾赶上SARS,当时也遇到了学业推迟等类似的情况,但是却没有所谓的命名说法。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扩张开放,然后再转向收缩的状态,实际上是在很宏观的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而此次疫情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或者说疫情是让人们看到某些发展趋势的窗口,”——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宋萱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

俄罗斯总统附属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夫在向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评论时指出:

“为期3个月的远程学习未必具有这种非凡效果。人们开始理解,远程教学无论如何都不能取代标准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与同一个小组的人交流非常重要。远程教学可说不准。按照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大多人想重回班级、重回教室,重回现实的教学过程。”

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成本当然存在,但考虑到对人类心理的了解,这种为期3个月的偏转将被纠正,摆针将摇往另一方向,教学过程将重回成熟的、经过整修的,且相当高效的程序上去。

卡萨马拉认为,如果大学既为教育过程也为学生适应新生活额外负责,就可以帮助学生们避免成为“迷惘的一代”。这包括:心理支持、职业咨询、职业定位培训、在外部人才市场和校内直聘形式的就业帮助。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