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上)。研究表明, 碘对地球臭氧层具有破坏性影响,导致臭氧层再生减缓。
向大气中排放的氢氟碳化合物排放量减少,导致平流层部分臭氧恢复缓慢,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变小。 但是,奇怪的是,并非全部都如此:地球这个重要保护层只有一部分恢复极其缓慢。
科学家们估计,低平流层臭氧层的消耗可能是人为排放中所含的碘造成的。
这两种物质都像催化剂一样刺激臭氧层消耗反应,并可能导致新颗粒的形成,改变云的成分和它们的反射能力。
由于碘积极参与对流层的冰颗粒反应, 其数量足以影响平流层臭氧。
工业排放物和废气引起的低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地面臭氧到达海洋与海水发生反应,将溶解在其中的碘转移到大气中。这种碘通过空气流动形成挥发性化合物,然后到达下平流层。
根据预测,随着低层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增加,向平流层排放的碘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