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曾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留学的、致力于中俄艺术交流的中国艺术家张贯宇,将向我们介绍中国人不太熟悉的俄罗斯艺术,以及未来两国在艺术领域的合作前景。
2006年,张贯宇通过国家公派项目到莫斯科苏里科夫美院攻读研究生。这段留学时光彻底颠覆了他对俄罗斯及苏联艺术的固有认识。一切始于对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新馆的一次参观。这里主要展出的是苏联时期的画作。作品之丰富、题材之多样令他感到十分惊讶。他突然发现,原来苏联艺术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除了延续19世纪巡回画派美术传统的绘画,更有由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夏加尔缔造的另外一个画派。这些艺术家也许在政治高压下并没有公开创作,但私下从未停止对艺术的探索。在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实施“解冻”政策后,这一派的杰出画作大批涌现出来。张贯宇边看边想,为什么这么多好的作品没有人介绍到中国去呢?
“其实它的创作主体从巡回画派开始,到十月革命前后的艺术世界,再到后来马列维奇、康定斯基,有一个特别完整的艺术史线索。关于这一部分,在中国大家只知道这几个艺术家是俄国人,但是对于艺术创作的发展,对于它特别好的文化,我们中国人目前并不了解。这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我们对俄国文化艺术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知,这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在中国市场,艺术收藏投资发展目前得也比较快,新藏家基本上已经开始全球购了。在我们的选择范围里面,我也在想,是不是俄国板块对于艺术的平衡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
>与此同时,俄罗斯艺术界对中国艺术近年来多样化的发展同样也不了解。中国艺术更迭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了解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张贯宇讲述了一件对他触动很大的事,这也成了他决定致力于中俄艺术交流的一个原因。
“2007年的时候,莫斯科首届国际双年展,在新特列季亚科夫博物馆,有两个厅是中国厅。里面就有当时第一波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家,其中就有政治波普一代,我们中国人叫F4。我的教授去看了展览之后,回来就问我,说为什么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那么老?因为政治波谱对于他们来讲可能是他上一代人,也就是六七十年代,有一些艺术家在做,而我们的艺术家在90年代做,整整差了20多年。这就是社会进程不同。还有就是,我们90、新绘画的代表人物。但给俄国艺术家留下的印象是,中国艺术怎么是这样的?年代的艺术创作是多元化的,那次呈现的只是一部分代表性的个体,但是同时,我们还有其他很多很多,比如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好像我们的主体也是这样的,这也是一个交流上的误区。”
他说:“俄国是个非常重视艺术的国家,我是觉得,目前在国内看到的艺术交流做得都不高级,也就是说,我还是觉得应该做得更职业、更专业、更有影响力、更突出学术价值和艺术史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商业价值的体现。如果脱离学术就谈商业,那就如同空中楼阁,太容易碎了。现在很多这方面的表现,我不认为是对俄国艺术真正意义上的推广,还是属于比较低端化的操作手法。所以我们现在是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认知体系。”
中国和俄罗斯虽为邻国,近年来政治、经济关系不断热化,但在文化上,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深。张贯宇说,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化输出或引进的倾向,经济不足够发达会使相互失去研究的动力。俄罗斯目前在经济上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像美国那样,主动把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在艺术上的成就不够高。而恰恰相反,俄罗斯画家及艺术品在艺术性上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所有这些现实因素,都成为了张贯宇决定要将俄罗斯艺术引入中国的原因。
早在2009年,当张贯宇硕士毕业回国的时候,就萌生了向国内引进俄罗斯绘画艺术作品的想法。但当年条件并不具备——中国正经历金融危机,说服藏家购买俄罗斯作品有着现实的困难。如今,十年过去了,经济好转,市场也更加稳定。画廊在选择艺术家方面更加理性,也更倾向于多元化。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张贯宇认为,实现梦想的时机到了。举办画展、参与拍卖会、将作品引入画廊、开展中俄青年艺术家间的交流,都是他计划内的事。
“交流就是互相认知,就是我们的艺术家过去,他们的艺术家过来,双向的认知,然后找到切入点。展览是个手段,旅行是个手段,学术性的探讨是个手段。我们第一阶段着手的是通过一些艺术项目、艺术交流,重塑它的品牌形象,先正确认识俄国社会和俄国艺术是怎样一个形态,在这个形态基础上再能够看到俄国比较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他们到中国市场,或者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经营。”
艺术无国界,但了解艺术却需要通道。除了引进俄罗斯艺术,张贯宇同样也想把中国现当代的视觉艺术介绍到俄罗斯。他说,中国和俄罗斯在艺术品这一领域的相互了解基本等于真空状态,他的理想就是打开一扇窗,为双方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