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一艘船舶,很难做到一次访问两个常年站和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站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太大了。中国两艘极地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此类问题。长时间里,俄罗斯极地专家们无法在一次考察中访问太平洋区域的站点,南极太大了。因此,俄罗斯今年极地考察也是两艘船。‘特廖什尼克夫院士’号破冰船将访问西南极,1月份的时候,‘费多罗夫院士’号将进入东南极。” 维切斯拉夫·马尔吉亚诺夫向卫星通讯社介绍道。
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研究员张侠向卫星通讯社介绍,两艘破冰船参加科考,可大大增加中国极地专家们科考使命的能力。
他说:“‘雪龙2’号破冰船的冰区作业能力和海洋调查能力都强于‘雪龙’号,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极地海洋调查时间和作业区域,考察一些之前没有能力前往的地方。其次, ‘雪龙2’号是名副其实的科考船,运输只是它的辅助功能。而‘雪龙’号则恰恰相反,其科考功能较弱,是一条以运输物资为主要功能的船只。因此‘雪龙’号和‘雪龙2’号能够在功能上实现互补,各司其职,极大地延长科考人员的海洋调查时间,有效地开展南极海上运输、对考察站的物资补给和海洋调查等任务。像之前‘雪龙’号既要完成运输任务,又要完成考察任务,那么就不得不把两项功能的使用时间都缩短。而且‘雪龙’号外出执行一次任务,考察队员将在海上滞留很长一段时间,即使是只负责陆上考察的人员也不得不随之停留在海上。所以‘双龙探极’对提高考察效率颇有助益。实际上一些国家像俄罗斯早已开始采用这种模式,美国的南极考察更是多达四五艘船,功能划分更为详细。那么目前我国的‘雪龙2’号刚刚投入使用,关于一些具体的运行模式,我想未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探索。”
他说:“我知道,他们想从中国直接用重型飞机飞到那里。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跑道。南极国家共同体报告中指出,暂时还没有类似的跑道。我们的跑道不是全年的,我们只在南极季做准备。中国极地专家们正在使用,跑道设在‘进步站’,距‘中山站’一公里。”
据俄罗斯专家介绍,中国极地专家已经第三年将自己的极地飞机定位在俄罗斯南极“进步站”机场。他同时确认,中国专家已对几个地方进行测试,看能否做降落地点。也寻求过俄罗斯专家的帮助,看是否有适合建机场的冰区。“据我了解,去年之前,还未找到此类区域。但既然计划已经宣布,说明项目正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