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坚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劳动力供给减少将导致部分行业招聘变得更为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人和等新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将会加快;二是职业的消亡和产生都在加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很多劳动者不但需要变换工作,甚至需要变换职业,‘终身学习’将是一种常态;三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提高,传统雇佣就业比例会有所下降,各类人力资源的利用将更充分和高效,包括老年劳动力在内的各类劳动者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将有所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勇博士也指出, “我们之前有过一些研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或者说机器人的发展,在未来对劳动力市场最大的冲击表现在中端岗位上。由于现在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如果大量地使用人力去工作,很可能难以负担昂贵的劳动力成本。人工智能的技术一旦成熟之后,很可能会迅速替代一些中端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譬如说装配、组装、收银、售票、售货等等。而特别低端的,譬如说需要纯手工的工作,被替代的话也不太容易,因为纯手工的技术是需要经验积累才能做成的”。
就业市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决定了这类专业在高校的出现。开设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校并不多,由此就产生了此类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李洪坚说,高校需要时间教会人才“新职业”领域所需的一切知识。他说,尽管一些高校开设了大数据领域的专业课程,但所学知识可能与实际所需内容不符。
王智勇说,在按照市场需求调整高等教育体系时,应该经常对其予以修正。教育部特别关注发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
王智勇说:“社会发展的现实决定了专业需求上有一些新的苗头,但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归纳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可能会滞后一些。而至于有一些专业,其实教育部已经做出了一些关于学科上的调整,譬如人工智能,在2018年教育部公布了一批涉及人工智能的学科,说明这些需求都是在持续跟进的。”
陈先生曾长期在光电技术领域工作,但在某个时刻他注意到,这个领域的工作不能为他带来发展。现在他在智能驾驶行业担任嵌入式工程师。
他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采访时介绍说:“我之前从事的行业市场饱和了,我的职业没有增长的空间,所以我有种强烈的意愿转向新兴行业。虽然换了一个行业,但是我并未脱离所学专业。人工智能的前景很广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样也需要一些基础学科来支撑,传统行业无论是市场还是人才方面竞争太强,所以有好的方向适合自己,更愿意在年轻时尽早转行与企业一同成长。”
尽管“新职业”越来越受欢迎,但一些人迄今都对“新职业”持相当怀疑的态度。
余先生在视频监控巨头海康威视公司(Hikvision)担任程序员,他无意转而从事“新职业”,因为“新职业”没有稳定性可言。
余先生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采访记者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并不考虑从事人工智能、物联网这类的‘新职业’,我目前从事的技术开发也很有前景。现在这些所谓的‘新职业’目前正在风口,还需要很多时间的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而且这些领域都是高端研究,目前一般人也很难接触到这类的项目。但我相信在未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等“新职业”肯定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