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咨询的专家们认为,很难说,西方国家舍得放弃与中国的互利合作机会,这将给美国意图将他们拉入与北京全面对抗造成阻碍。
最近一些年里,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政治层面出现不少摩擦。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的浪潮不断,其中很多人拿到了澳大利亚护照。曾几何时,中国影响力不断增长成为公众讨论的主要议题。但澳大利亚一些著名学者去年向政府致函,认为反华影响力攻势,已经导致很多澳大利亚华裔被无端贴上了标签。这封信的作者们指出,继续拿外国影响力说事,或将导致澳大利亚社会中的人才自由流动受到限制,使民主价值观遭到破坏。
那么,如何看待建立基金问题?要知道,这与对抗中国计划明显相左,甚至是意图合作。据此问题,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澳大利亚投入4400万澳元设立‘澳中关系国家基金会'目的是促使澳大利亚的中小企业和中国尽快地建立联系。还有一个举动也异乎寻常,任命中国通格雷厄姆·弗莱彻为驻华大使,而且现任外交部长是混血人,一半是马来西亚的华人血统,一半是澳大利亚的白人血统,因此从情感上讲,澳大利亚国内有一部分人愿意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已达100多万,中澳关系的底蕴是在的,澳大利亚对华民众基础不会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的某些政策就彻底改变。"
"我们还知道,澳大利亚在1992年由总理基廷开启了全面转向亚太战略。澳大利亚一直认为自己是亚太国家,一直认为自己和西方国家有一定的距离。尽管斗转星移,澳大利亚的总理换了一任又一任,包括有一位中国通陆克文也当过总理,但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始终不够稳定。然而,澳大利亚面向亚太、向往中国的趋势不是哪一届澳大利亚政府能够阻挡的了的。澳大利亚一方面在外交上跟随美国,一方面争取获得实惠,这个心态是没办法改变的。 澳大利亚34%的出口是依赖中国。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对日本的出口依赖曾达到29%,而日本与澳大利亚的经济融合度不如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济融合度。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还要中澳经济关系做掣肘,因此在外交上不可能采取无所顾忌的全面反华政策,这不明智,也维持不下去。"
他说:"意大利实际上是右翼政府,上台以后极度表现出对中国的友好,而且签署了‘一带一路'框架协议。这说明‘一带一路'框架协议对意大利有好处,对发展意中关系有好处,对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地位有好处,对意大利的对外出口和产业发展也有好处。在这些方面西方国家内部是不一致的,所以有些国家会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好,有些国家可能会与中国出现一些摩擦,但是追随美国、共唱‘反华大合唱'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我国根据西方国家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方式,善意地既推动他们联合对华友好,又与他们分别打交道,改善双边关系,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这是好事。"
美国盟友与华自主构建关系的明显事例是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对西欧国家的访问。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这样认为。在法国达成巨额交易,中意之间签署"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备忘录,这些都说明,欧盟国家与美国在政治和安全层面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看到与中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相互协作能够获得利益。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社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