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验评估结果,使用该仪器时,受试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专家认为,制造这种仪器的想法很有趣,但需要控制更为严格的进一步研究。
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学研究所专家提出用超低频电磁场影响大脑来治疗失眠的方法。由于这种频率的电磁波波长为几千公里,所以专家不是做电磁场,而是脉冲,来影响大脑。超低频电磁场频带与人和动物的大脑、器官及组织的生物电势的频率特点一致,因此,依赖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器官对这些电磁场都有反应。
自然界中这种电磁场的形成与大气层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对影响生物钟。
为了证实弱电磁场对睡眠的影响,专家开展了一项实验,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年龄在20-30岁之间。发生器形成频率为2、4、8、16、20、32和40赫兹的磁脉冲。
早上,实验组报告各种睡眠参数,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早晨的感觉以及夜间醒来的次数打分。对照组则在发生器断开而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入睡。
"总的来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2-20赫兹的频率有助于入睡和加深睡眠,20-40赫兹有助于让梦境更加清晰,将人唤醒。"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学研究所睡眠与觉醒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弗拉基米尔·多罗霍夫表示,"频率选择应因人而异,根据存在的睡眠问题来定。将来,我们计划继续开展实验,将电磁场生成器接入具有某种频率的手机,以及为受试者提供手环,以便客观记录睡眠质量。"
专家认为,进行这些研究后可以向需要的人给出更加准确的建议。目前,实验结果表明,32赫兹的频率作用下,醒来时的自我感觉改善了7%。若频率为8赫兹,夜间醒来的次数减少了10%。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研发出一款助眠仪器,看起来像是一个黑盒子,一只手能够轻易托住。
"盒子里有三个线轴,有低频脉冲电流输入。"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伊利亚·布洛欣表示,"线轴将电流转化为电磁场。电磁场在1.5-2米的距离内消失,因此不会影响邻居的睡眠。"
该仪器的工作频率为1-40赫兹,不仅可用于助眠,还可用作闹钟,因为提高电磁场频率可以让人更容易醒过来。与药物不同,该仪器不会让人上瘾。
此仪器计划于2019年4月发布,同时推出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