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长的这些表态与他在5月同澳大利亚时任外长毕晓普的谈话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王毅曾表示,由于澳方的原因,近来中澳关系遇到一些困难。他强调,如果澳方真心希望两国关系回归正轨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一定要摆脱传统思维,摘下有色眼镜,多从积极角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多为两国合作提供推动力而不是"后坐力"。
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杨丹志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为改善双边关系,澳大利亚应当表现出更大的诚意和善意。
杨丹志说:"我认为,无论是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出席中国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还是澳大利亚外长将于近期访华,对于中澳关系而言都是象征性意义更大。中澳经贸合作总体规模原本就比较大,中国对澳矿产等资源需求很大,澳大利亚也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从中获利不少。但是在政治安全上,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不是很顺畅,前者最近追随美国追的比较紧,使得中澳关系处在近些年来的困难时期。澳方试图切割经济和政治安全的关系,意图在政治安全上追随美国更紧,经济上仍然想从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分到更多的利益。澳大利亚这样的战略意图肯定是难以奏效的--如果澳大利亚选择在政治安全上坚持防范、遏制、打压中国的立场,这对于中澳经贸合作的推进也会起到很差的负面影响。但莫里森上台后,我没有看到中澳关系有太明显的转圜势头。总之,当前澳大利亚方面应该对中国释放更多的诚意和善意,否则,一味将中国视为防范打压的对象,效果是很糟糕的。"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认为,因美中关系激化产生的不确定性,将促使澳大利亚同中国建立自己的政治来往渠道。
他说:"澳大利亚正在做出现实和清醒的努力,以便在中美经济、政治和军事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不至于在地区失去存在感。首先是在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框架下。在美中贸易战以前,站在更强大的美国伙伴一边,对澳大利亚甚至更有利。它能在保留经济领域所有优势的条件下为澳大利亚提供某些军事政治担保。如今,当中美对抗日渐全面之时,澳大利亚明白,有必要考虑自己的实惠,自己的利益,并同中国保持来往渠道。"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与服务领域伙伴。2017年澳大利亚对华贸易额占本国总贸易额的24%,达13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