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在证明,中国仍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在中国看来,自由贸易是发展中欧关系、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额外动力。中国同时表现出的开放性再次强调,在美国同自己的主要盟友--欧盟、加拿大、日本和韩国存在严重贸易分歧的背景下,中国试图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抵制保护主义问题上夺取世界领导地位的决心和勇气。
美国总统给美欧关系造成了深深的裂痕。正因为如此,欧洲人将寻找中国对他们利益的理解,而中国也将努力从中获得好处,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尤里·鲁宾斯基就此评论道:"美欧以及美中在贸易投资问题上的冲突的尖锐化,让欧洲人面临着非常复杂的任务:如何共同最大程度地捍卫自身利益。他们选择优先方向--同美国还是同中国就游戏规则达成一致,可能更具前景。对欧洲来说,特朗普提出美国可能退出世贸,是不可接受的。对中国来说,这同样不可接受--它不想毁坏固有的、总体上有利的国际经济游戏、贸易规则。因此欧洲人希望,中国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关切。"
他说:"我看不到中国有借机分裂欧洲的意图。指责它企图利用个别国家的特点谋求自身利益,但是中国没有想削弱、分裂欧洲的全球性任务。在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的条件下,欧盟仍是它的主要经济伙伴,它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直接目标。中东欧国家与欧盟老成员之间存在矛盾。的确,中国人试图利用这些矛盾,但这是欧盟自己的问题。中东欧许多国家就其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欧盟最发达国家的水平,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中国完全有理由去利用这一因素。中国仍将继续利用欧盟个别国家间的矛盾,只要欧盟自身允许它这样做。"
李克强有可能在访问索菲亚和柏林时也会努力去消除欧洲伙伴的怀疑--中国首先希望同一个统一而团结的欧盟打交道。同时,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研究员刘典指出的那样,中国希望欧洲人能明白自己的立场。
刘典说:"首先,中国推动16+1合作机制,旨在为广大中东欧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并无分裂之意。欧洲多国指责中国推动16+1机制分裂欧洲、干预欧洲事务,实际上是在将欧洲内在发展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矛盾转嫁给中国。因为中东欧与西欧国家间本身的发展水平就存在较大差异,欧盟当年在吸纳中东欧国家时就有很大争议。也就是说,西欧和中东欧国家间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欧洲的内在矛盾,尤其是欧洲国家最近在难民问题上已经吵得不可开交,难道也是中国之过吗?中国只不过是在和欧洲国家谈合作。这样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其次,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欧债危机的发酵,债务问题是西欧和中东欧国家产生裂痕的重要原因之一。欧债危机最早从希腊爆发,表面上是发生在东欧,实际上这是整个欧洲体系暴露出来的问题——欧盟扩张速度过快,欧盟内部各个成员国间经济水平发展不一致引发了政治整合过程中的一系列后遗症,恰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些后遗症就会变得十分明显。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欧洲自身要寻找解决之道,另一方面,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也可以同欧洲各国展开合作,16+1合作机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得到推进。再次,中国不仅和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同时也在同欧盟主要经济体展开合作,例如,中德双边贸易额近些年一直在不断增长。不能只看到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在稳步推进,而忽略中国和欧洲传统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此外,在逆全球化浪潮出现的背景下,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开始倡导美国优先,中欧在捍卫WTO等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方面是有很多共同立场的。当然,双方也有矛盾点,随着中国与欧洲经济合作的深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也在日益提升。我认为,欧洲不是反对中欧经济合作,而是警惕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毕竟倒退200年,欧洲曾是世界舞台的中心,把控世界话语权。但如今,对于法、德这样的欧洲传统强国而言,仅仅依靠自身很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参与其他国家提供的方案的同时,又希望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不受到影响,其实这是矛盾的。总体而言,争议也只能是争议,这些争议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欧合作的基调。 "
李克强此次访欧先于7月16-17日的北京中欧峰会。访问索菲亚和柏林,应能反映出各方有让自己的天然伙伴关系从属于共同应对对美贸易战的利益的愿望、能力,并为此做好了准备。至于中国,它似乎已经在这方面做好同欧洲人并肩作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