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层对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心知肚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久前中共全会上强调,做为结构改革中的关键性措施,解决无效国企是重要的。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更为主要的,地方政府需取悦中央,而具体官员的工作成绩也与其所辖地的GDP增速相关,由此经济出现了诸多不平衡现象,一些彼此重叠的低效基础设施项目层出不穷。比如,在两座相邻仅100公里的城市建起国际机场,钢铁企业生产过剩,房地产市场泡沫涌现。
今年第三季度,GDP年度增长率为6.6%。与此同时,贷款增速却达到23%。这意味着,一个GDP增长点,要投入更多的贷款资金。此外,项目自身无效,使其成本回收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说,贷款有可能打水漂。
她说:"如果将改革就是将企业完全关闭的话,就会出现大量的人员失业。但是我们的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就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改革僵尸企业不能‘一刀切',我们处理僵尸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僵尸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盘活':将一些创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激活原来僵化的企业模式。我们能够看到的最常见的方式是让传统制造业和互联网相结合,即发展‘互联网+';第二,政府2015年底就已经成立了就业基金,用以解决下岗工人的就业和培训。未来的企业改革可以避免大批的集群性失业,但是肯定还有一部分人是要转岗的。因为有些传统的行业我们已经不需要了,如果要养活传统产业,那么新型产业就活不了,未来几年还是有些艰难的,但是艰难不等于无法解决问题。政府目前非常重视转岗培训,而且我们的就业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有很多新的岗位都需要人员;第三,我们也在推进企业对口帮模式,例如让沿海的企业进入一些内陆地区,帮助企业进行改造。"
当然,考虑到此类国企就业人数约占有劳动能力者的20%,完全解决其转岗问题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国企改革还将举步不前。再有,国家也不能让GDP增速急剧放缓,因此,经济还将像以往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贷款。似乎,这种机制还可以运作。但有专家认为,这种方式是"命在弦上"。比如,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中国面临"明斯基时刻"这样的风险。一旦发生,很多债务人将无法偿还债务,其财产价值将暴跌。"明斯基时刻"将在经济繁荣的最后阶段出现。这一时期,投资人对经济稳定充满信心,他们将动用贷款玩"风险游戏"。那么,贷款总量将高于借贷者的偿还能力。周小川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出现这种局面。贷款数额极高,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或将导致大规模出售财产,以偿还债务。也就是说,其价值将急剧缩水,出现深度金融危机。周行长认为,如果不抓紧解决贷款泡沫问题,那么它会在任何一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