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工具在7-8月位居第五。根据SWIFT分析师们的意见,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下滑的原因,是北京阻止资本外流的严格措施。而像香港这样的重要离岸中心也出现了人民币使用量的明显减少,就连人民币存款规模也明显减少。不过,如果这是真的,倒是好事,因为人民币存款减少,发生在出现了直接投资大陆新的机遇的背景之下。
与此同时,西方分析人士,甚至就连那些批评中国政府采取防止资本外流措施的人,都认为,有可能这种管控会削弱,尤其当政府感到以前资本外逃对经济的压力开始减小之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拉林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人民币全球使用量在SWIFT排名中的下降,早在意料之中。
亚历山大·拉林说:"中国经济正经历艰难期。它发展仍很快,但比几年前慢。中国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着新任务。中国领导人正在深化经济改革。中共19大应当确定今后的改革方向。从习近平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看,让经济从出口主导到内需拉动转型以及去产能、减少市场产品积压的决心是坚定的。所有这些问题就会间接导致人民币国际使用量的减少。但我认为,中国领导人呢不会放弃人民币国际化。这个任务总的来说完成的很成功。根据SWIFT的数据,它可以占据比现在稍高的位置,或者稍低于今天的位置,但人民币占比不会大幅下降。中国今后会更加努力加固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亚历山大·拉林认为,"一路一带"倡议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趋势的强大动力。该倡议将发展中国一切可能的经济联系。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将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一路一带"的一些大型项目已经启动,必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谈到SWIFT的报告时指出:"首先,我认为这些短期性因素不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造成太大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是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制定的,其基本原则是‘稳定为先',稳步扩大开放,我们不会急躁。但是同时,这样的排名也对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提出警示--如何让境外的人们更加便利地使用人民币。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进行更好的宣传,逐步打破人们惯用其他货币支付的惯性思维,当然,关键还是在于中国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其次,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下降是有原因的。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是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它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更为完善,国际贸易往来中人们对它们的货币接受度较高。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政治因素也对人民币的使用存在不利之处,毕竟货币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都不愿丧失这样的优势。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使用情况有可能被低估了。还有一个客观原因,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有一次比较快速的上涨,近两个月又有回调,而美联储缩表,导致全球流动性趋紧,大家就愿意积攒美元或抛售美元。加之临近年底,西方节日来日来临,会出现一个采购高潮,商家迎来销售旺季,一些商家会倾向于使用美元,因为美元有升值的预期。总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使用是在稳步扩大的,人民币使用,其发展周期目前还很短。这两个月的下降是短期因素造成的。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的支付结算等基础设施会越来越完善,金融业也会越来越开放。国际投资者在使用人民币时会更加方便。人民币的使用肯定是在稳步扩大的,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在国际占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美国财政部17日公布的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指出,不久前中国干预货币市场,严加对资本的控制以及提高每日对人民币汇率确定的注意力,或许防止了会给美中和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人民币无序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