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工商会对8852家日本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40.1%回答说,他们准备扩大在中国大陆的业务。早前1年这一数字是38.1%。与此同时,想要离开中国的企业是7.1%,而此前1年的消极者数量要超过10.6%。
从2011年开始,日本公司中就出现了积极的态势。当时,中日关系因领土问题恶化已接近最低点。但2011年,准备离开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数量在下降。香港《南华早报》认为,中日关系走暖也在于中国经商环境向好这一因素。
她说:“对日企来说,最主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个消费潜力大、容量高的市场。如果说,此前它们将自己的希冀放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构想上,但现在美国退出了。因此,这种希望如果说不是熄灭了,起码也是黯淡了。目前,日本已经无法落实一年前对美国消费者的指望。因此,它们在寻找新的市场,寻找无论消费潜力还是容量都不小的市场。也许,中国是最为主要的合乎逻辑的对象。日本企业将竭尽全力进入到这个大市场当中。”
专家还注意到其它原因。其中之一是,日本经济潜力如果不是已经殆尽,起码要低于东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增长能力。日本作为技术领先国的地位已在动摇,而中国却在快速成长。投资方面也是这样。中国在不断加大国外投资,而东盟一些国家,也在积极拓展自己的对外投资,逐渐从资本纯输入国变成了输出国。因此,日本公司的地位也在松动。中国市场能够给他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日本商界希望扩大在华业务,也符合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这样认为。
她说:“中日关系的最近几年整体状况是‘政冷经热’,中日之间的经济往来,从历史上就很紧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和中国之间由于存在显著的区位优势,双方之间的经贸关系和民间往来一直是非常紧密的,包括科技合作、能源合作和经贸往来都十分密切,彼此的经济联系和纽带作用非常强。进驻中国的日企在各国在华企业数量排名中一直位居榜首。即使在近几年中日政治冷淡的背景下,中国公民赴日旅游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这都显示了双方民间友好关系的稳定性。而且,中国是全球13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各个产业都有巨大潜力,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国的巨大潜力和市场是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和放弃的。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各国企业都有意愿在华投资以及更多地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观察家们认为,日本公司数量在华市场增加或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一体化趋势造成影响。可以期待,在构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方面也能有所进展。与此同时,日本人在本国一体化政策方面并不那么灵活。他们有一体化的意愿,但总体来说,他们针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化比例的原则立场很难有所改动。他们依然坚持关闭本国农产品市场,同时想在维系本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背景下渴望获得进入他国市场的更多优惠条件。而其伙伴国,比如中国,也在积极修正自己的一体化进程立场。中方在力图提高一体化的质量。因此,观察家们并不想对三国自贸区谈判的速度和结果作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