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撰文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12日在北京会晤新加坡外长维文,在二人谈判期间提出以上观点。观察家们指出,中新外长谈判反映两国关系转暖。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评论了中新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缺席不久前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是中新两国关系冷却的重大因素。自然,新加坡的立场不像同样未派代表团参加论坛的印度一般激烈。但是,像新加坡这种地区经济强国不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却是令中国领导层很不愉快的一件事情。似乎,中新两国现在正在尝试搭建桥梁,所以新加坡外长维文的北京之行就显得十分及时了,因为他曾经多次赞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中新两国外长的谈判过程表明,北京将进一步努力发展与新加坡的经济合作,要知道新加坡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国外投资方。“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机遇。王毅在与维文会晤时就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同新加坡的协作提出了几个建议。比如,建议扩大金融合作,以便作为地区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能够为实施商业项目而吸引额外投资。此外,北京和新加坡还打算合作,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市场推广技术。
同时,即便这些计划得到落实,为改善中新关系,也必须采取另外一个重要步骤——调解政治摩擦。要知道,中新关系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在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上的立场,其中包括缺乏对北京行动的支持,而北京则忽略海牙常设仲裁庭的决议。台湾问题也仍是中新两国关系的一个敏感因素,这方面的另一个证据就是2016年 11月发生在香港的装甲车被扣事件。这些装甲车是新加坡在台湾进行军事演练后,途径香港运返新加坡时被扣的。
此外,中国经常对新加坡愈演愈烈的亲美方针表示不满。就在维文访问中国前,中国《环球时报》撰文报道,新加坡在艰难平衡美国和崛起中的力量中国的同时,仍然无法放弃挑逗政治。自然,中国近来作出的关于深化两国经济合作的官方建议并没有伴随着对新加坡作出唯一选择的最后通牒式要求。但很明显,无论计划多么宏伟,政治摩擦还是可能使任何贸易投资项目难以落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