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俄北极论坛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联邦航海测量研究院,以及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中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聚首青岛,就中俄两国在北极问题上所共同关心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赵隆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北方海路的经济价值很快将得到体现,投资者需要看到这个发展趋势。同时,中俄两国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减小投资者的风险。
他同时指出,受气候等多因素的影响,北方海路每年可用于运输的窗口期仅为一个月左右。但从中国中远集团的三次实践来看,经济上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验证。
赵隆称,目前北方海路运输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沿途基本没有可装卸的货物、需要引航、窗口期短等,在货物的选择上受到很多限制,这些制约反过来也影响了北方海路的经济性。
专家强调,由于北方海路经济性的体现需要一个过程,各方的投资都非常谨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希望得到来自俄罗斯或者中国政府的担保,但目前两国政府都没有相关的担保,导致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没能提前布局。
专家表示,中国需要加强对北极的研究,不仅仅是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还有北极运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此外,还应推动多方在北极地区的合作,使各方形成利益的共同体,既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又是北方海路运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