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G20峰会的中国极力把像南海冲突这种地缘政治问题从活动日程中删除,进而举办了一场绝对的经济和贸易合作峰会。但经济是今天的一个新武器。正是中国把经济变成了一个武器。当菲律宾决定捍卫对黄岩岛的要求时,北京用自己的形式表示了不满,那就是让菲律宾出口的农产品烂在菲律宾的港口。中国还禁止菲律宾人在自认为是自己的水域里从事捕鱼业,并严格限制去该国的中国游客流。这是2010年围绕东海岛屿产生争端期间中国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战术的一个变化。严重违反中国入世承诺的那次尝试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所以北京决定更为仔细地规划自己的行动。2012年10月中国外交部创建国际经济司,旨在协调经济活动,并依照外交政策开展经济活动。中国在周边海域的目标具有经济特点而不是军事特点。中国领导人把地缘政治作为贸易的工具摆在首位,因此他们推进自己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项目。该项目正在作为经济发展计划向前推进,但其核心并非经济计划。在推行“一路一带”的几十年里,首先带来的将不是利润,而是政治利益。尽管如此,中国已经准备拿出1万亿美元创建基础设施,《福布斯》杂志认为。
中国力求重塑现行秩序,因此越来越多地进行挑衅,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抢占南海岛礁,阻碍自由航海。海牙法庭禁止中国建造人工岛,威胁外国船只。于是中国巧妙地处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北京同意在不晚于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尽快签订相应的框架协议。因为协议是框架性的,因此谈判可以无限期持续。目的在于拖延谈判,扩大自己的海上影响。中国和东盟已确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该协议仅涉及军事船只,与海上安全舰艇以及载有武装人员的渔船没有任何关系。换句话说,中国为了不身处法律之外,在展示与东盟国家的联盟关系。至于诸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中国则采取在这些国家之间钉楔子各个击破的方法。中国向日本施压,向尖阁列岛派出国家船只和渔船。至于韩国,中国禁止了韩国艺人巡演以回应美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国威胁澳大利亚,如果澳方加入美国的自由行政策,中方则会将其列入目标名单。中国无视海牙法庭决定的行为有损于其国际信誉。但北京对此不予理睬,因为它显然决定了采取两害取其轻的策略:宁肯损害国际信任,也不承认自己的政策有误。然而,损害国际信誉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日本《产经新闻》报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