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内基中心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人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国家也成了经济大国,但是它还是冒着仅仅通过贸易同世界联系的风险。政治上中国仍被孤立,独立于其他国家建立的、不受北京控制的全球体系之外。为了扩大国际影响,中国需要新的、能抗衡西方的政治概念。打造借运输线路、贸易、金融流和文化交流而把中亚和欧洲同中国连成一体的丝路经济带,就是这样的概念之一。建设连接欧洲和中国的铁路网、公路网、能源和数字电信设施,乍一看非常有益。今天把货物从中国港口运到欧洲需要36天,而新的路线会把这个时间缩短至10天。然而该项目也会有其他后果。新丝路有可能破坏现有的地缘政治构架,让我们回到19世纪,当时大国都相争夺到对欧亚的主宰权。新丝路潜在的好处绝大,但风险也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欧盟至今不愿参与这个项目的原因。欧洲按理应该对恢复亚洲的陆路线路感兴趣。但是暂时只有哈萨克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同中国一起在打造新丝路。中国政府向通过“一路一带”改变自己的形象,证明自己的国家不仅参与世界经济,也在积极影响它,构建它。中国政府希望,自己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而增加。作为开始,先要对东南亚和中亚产生影响,卡内基中心的文章指出。
据《哥本哈根邮报》报道,丹麦和中国的食品和服务贸易规模已超过170亿美元。这个记录曾在2015年创造过。中国已经成为丹麦产品的第七大市场,丹麦投资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十三五计划提出了支持本国所有地区的发展,包括依靠进口一切必需品。丹麦拥有在能源、医疗、环保和食品等领域与中国合作的计划。丹麦愿意帮助中国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可以在绿色技术、安全食品生产、制药、先进的医保等领域,即丹麦在世界领先的领域,借鉴丹麦的经验。然而,丹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会遇到不少障碍。中国企业更愿同大的生产商打交道,就是其中一个援引。占丹麦经济总量75%的中小企业家很难同那些对丹麦产品感兴趣的企业建立联系。现在丹麦企业家把希望寄托在了生活在丹麦的华人,希望他们能帮助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丹麦同中国的文化合作前景也很广泛。例如,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在中国家喻户晓,是一位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外国作家。还有一个方面,也会让中国人很感兴趣。丹麦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既然中国领导层认为腐败是对国家的最大威胁,那么也会对丹麦廉洁的经验很感兴趣,《哥本哈根邮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