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那次访问为中德经济合作带来丰硕成果,也为高克本次访华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双方签署了13份金融和农业合作文件,包括对华出售武器。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公司旗下的Airbus收到北京购买30架A330和100架A320空客订单。合同总金额为155亿欧元。该合同也因此成了同中国签署的最大合同中的一个。
德国也是参与创建亚投行的最大欧盟成员国。这对德国总统推动德中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德国研究中心主人别洛夫就此评论道:
“中国是德国的战略伙伴,默克尔签署的协议。进一步推动这些关系向前发展,其中经济扮演主导角色,是这次高克访问的主要任务。同时还有很多问题,德国也需要在自己的政策中也要考虑到,其中包括人权——多年来一直影响中国同许多西方国家关心的因素。但是战略伙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关系。”
有望在会谈中中德将争取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对接。将努力争取排除实现对接的障碍。德国坚持为本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争取更大的经济自由,而中国也希望通过承认本国经济为市场经济而达到同样的目的。高克访华前夕,美国和欧盟在世贸组织又掀起一场针对中国的钢铁贸易战。它们针对中国不同品牌的钢铁征收关税,指控中国轻笑。在此背景下许多德国政治家呼吁政府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上要三思而后行。他们警告,这种身份将增加德国同中国贸易纠纷获胜的难度。
中方也会利用高克国事访问的机会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别洛夫认为这方面不会出现什么突破。他说:“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德国也只能就这个问题说一下自己的意见。原则上中国正朝这个方向迈进。总统的意见重要,但是我觉得,它是据次要地位的。高克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最终决定不在他的权限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德国政府的事,看它是否有此主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卫星网采访时就中德和中欧关系评论道:
“这个问题也应该参照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订的条款和协议。我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是哪一方承认或不承认的问题,而是到期就应该给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期限是15年,德国不能阻止这些。市场经济是我们的制度建设,而不是谁给我们的一个称号。至于德国政客希望德国政府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他们在将国内的问题国际化,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难道他们不承认,中国就加紧追赶市场经济地位,他们承认,中国就止步不前了吗?并不是。建设市场经济是我们自觉资源的事。”
高克访华前夕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明确表示,双方正在拟定一份将有助于加强两国网络安全的协议。双边关系中的这个问题还在前任总统访华时就已提出。当时指控中方制造很像出售给中国的德国Transrapid的磁悬浮列车。
有关防止利用对方工业秘密的协议或许将在六月前拟定完毕。此次高克访华或将加快这一进程。竞争情报领域专家、联邦政府通讯和情报局前雇员马萨洛维奇对这份将要签署的协议的有效性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他说:“这样的协议含有有用的技术成分并能改善防止互联网犯罪的市场条件的可能性也就越有四分之一,四分之二不过只是表明打算控制物联网空间。还有约四分之一,其形势是无法控制的。不仅很难控制,而且也不可能证明攻击来自何处。这是最有趣的,进攻的背后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国家,而是团伙。将来协议也可能包含互换数据,互通情报,交换具有参考性质的资源。不过,实际上,这样的协议不会让互联网空间的形势有大的改变和大的好转。互联网空间有着自己的市场运作规律。”
德国是中国在欧盟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世界上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对中国来说构建同欧盟及其它的“发动机”——德国的关系,在同美国及其重要盟友日本的全球性竞争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同时中德的特殊关系又在欧洲衍生出各种复杂的感觉。一方面,德国几乎在中国推动所有欧盟国家的利益,但同时又产生另一问题:德国在亚洲大国和全球经济“火车头”的这种领导地位,是否有助于欧盟本身的德国化进程。这是德国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