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是市场变化多、困难多、机会多,也就是说呈现“三多”的市场特征。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所谓“硬着陆”指的是经济大起大落,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经济当下和未来发展趋势。从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GDP增长来看,2013年是7.7%,2014年是7.3%,去年是6.9%,中国经济下行是缓慢下降的过程,不是大起大落的过程,当然就不是“硬着陆”。
他继续道,至于通缩,通常一般经济学采取的是用CPI作为观察的变量,也就是说CPI的涨幅持续6个月的时间区间不超过1%,通常解释为是通缩。这个也不成立,2015年中国CPI基本上稳定在1%—2%。今年1月份CPI大约是1.8%,昨天刚公布了2月份的CPI,大约是2.3%。加上中国M2的增幅一直在12%以上,GDP在7%左右,这些指标综合起来看,显然得不出中国进入实质性通缩的结论。但是客观讲,现在通缩的压力在增大。
他表示,中国市场经济的特征与西方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经济的特征有着本质差别。也就是说中国出现的矛盾是阶段性的,而西方是周期性的,西方的市场经济是周期性矛盾。
卢志强强调,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确实是好的,尤其是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远远超出想象,消费市场也有异常巨大的变化,这就为中国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优化创新、调整转型提供了非常大的机遇和空间。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这就使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拥有了足够大的市场延伸空间和回旋余地。还有一个优势,中国的体制优势不允许忽视。中国市场经济是双轮驱动,既强调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辩证科学的运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尤其在经济出现困难、社会矛盾比较多的时候,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格外突出。
卢志强补充道,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出,“十三五”时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内容,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未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所以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来讲,对中国的经济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中国的经济也不会存在“硬着陆”,也不会陷入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