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1%的美国人、14%的韩国人和9%的日本人支持这一想法。但与此同时,大部分美国、韩国和日本受访者认为,美国的军事存在总体上是地区安全架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只有中国人主张减少这一军事存在。“卫星”通讯社邀请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为民调结果作点评。
通过这一研究可得出几个重要结论。一方面,地区各国仍然认为,东亚依然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自行抵御这些威胁。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威胁不会迅速增长。在他们看来,最近数十年形成的美国军事存在架构完全足以抵御威胁。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能够看出美日等国军事和外交界对战略形势的认识与社会舆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美日外交与安全问题专家主要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增长的战斗力及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争议领土新的积极政策。
在他们看来,最近10至15年间,中国军事实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再加上朝鲜导弹核潜力显著提高,这些都导致美国在亚洲军事建设领域发生一系列重大改变。但对这些国家的广大群众而言,在军事规划方面发生的结构性改变基本上察觉不到。
人们没有看到当今形势与本世纪前10年、甚至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威胁论成功“俘获”政治精英,但很难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使得美日在对华采取更强硬路线必要性问题上很难取得共识。
毋庸置疑,中国面临的政治压力不断增加,但这发生地很缓慢。南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表明,美国对中国的任何举动都反应得十分滞后,通常美国的回应措施都毫无效用。
美日政军界早已将中国视为主要挑战。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关系又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这种惊人图景是中国近30年来实行避免对抗和养精蓄锐政策的结果。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始终没有给对手以机会对其进行孤立、抹黑和妖魔化。但问题在于,这一政策也有缺陷。首先它不能有效地保护中国的全球经济利益,例如在非洲和中东国家的投资利益。而这些利益不断扩大,保障其利益对中国而言是生存问题。第二,这一政策越来越不符合中国社会的期望,后者希望看到新的经济和军事强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无休止的撤退和避免直接对抗是行不通的。中国需要做出选择:是走到“台前”适时彰显自我,或是把选择权交给敌人和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