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这个大型项目发出推迟信号,尽管中国金融部门发声安慰。中国证监会9月6日深夜喊话,称目前股市泡沫和风险已得到相当程度释放。证监会还透露,正在完善股市的工作,包括将研究制定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方案。
陈凤英继续说:“关于金融市场的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国央行行长在这次G20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表示,金融市场未来会更加稳定。也就是说现在还在调整当中。首先就是金融市场面临‘去杠杆’。如同实体经济产能过盛需要去杠杆一样,作为虚拟经济的股市,从六月中到现在,实际上很明显在经历一个“去杠杆”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到位,速度非常快。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紧缩”的过程,与“宽松”不同,‘宽松’会有往上走的趋势,‘紧缩’是进行调整。所以我们说金融市场已趋于稳定,未来会更健康,这就是一个“去杠杆”的过程。另外,像昨天中国证监会所表示的,我们的顶层设计还未设计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尚存,这就会导致很多‘震场’的出现。我认为,顶层设计中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到位,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在顶层建设阶段,就像新常态下的经济。”
深港通面临夭折的威胁。去年几次推迟启动沪港通试验。原因就是港人的普遍担忧。最终还是在11月底开通。证券公司把它看成是经常性两地交易的基础,而金融家门则把它看成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道路上的一次飞跃。
他说:“在华的西方投资,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对股市的投资,对它们的重视,很有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当然他们可以作为中国经济某种元素而存在,但是中国根本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为引起他们的关注而努力。而这引起的全球的注意,这一现象的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深沪港通应成为中国领导人加强人民币在世界货币和金融平台中的地位这个庞大计划的新的动力。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此指出:“香港股市是全球重要股市之一。上海股市也在壮大。它们的融合可让人民币更积极地参与国际货币和金融市场的业务结算中来。我相信,中国能承受住这个项目,但世界能承受得住吗?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会用刺刀迎接。暂时人民币的份额还不是很大,在全球人民币结算比例不超过10%。当人民币真正成为像欧元、美元这样的主要货币时,再来看全球经济的反应。”
观察家们指出,深沪港通是中国总理李克强一手呵护而成的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项目建立了可靠的后方,不仅仅是政治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