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意味着,俄中双边贸易中的大部分结算还需通过美国银行,后者从中获利不菲。所以俄中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旨在逐渐放弃美元的步骤,这不仅有利于外经活动的参加者,节省他们的外汇兑换费,而且也会给两国信贷机构带来益处,给它们带来额外收入。
而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卡尔涅耶夫则认为,俄中两国力争摆脱美元不仅只是出于经济上的考量。
他说:“一些国家企图把自己在世界金融体系的地位作为政治压力工具,这只能促使俄中两国在此方向更积极地工作,就像现在这样。其中,两国都在力争让避免汇率和近来加大的政治风险的工具多样化。”
从90年代起卢布和人民币就开始在俄中贸易中发挥作用。多年来使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仅局限在边贸。试验被认为是成功的,2010年11月俄中两国政府取消了利用本币结算的地区限制。还是在2010年,先是在上海股市,之后是在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开始了人民币/卢布的直接交易。每年交易额都以几何数字增加,例如,2014年,人民币在莫斯科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总额增长8倍,达到3950亿卢布(480亿元人民币)。
2014年10月又向前迈出一步,俄中两国央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为俄中两国银行及其客户使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贸易结算提供了便利,将成扩大本币结算规模的又一动因。
然而正如专家们指出的那样,俄中两国向本币结算全面过渡的进程过缓。俄罗斯外贸银行VTB行长科斯京在不久前召开的博鳌论坛期间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一个原因:中方坚持人民币在双边结算中扮演主角。俄方有可能同意利用本币时的不平衡,但是坚持买卖中的结算货币应是出口商的货币,科斯京表示。换句话说,对华出口的俄罗斯木材和海产品,应当用卢布清算。按照VTB行长的话,3月呈现出的卢布汇率稳定趋势将促进对华贸易中的卢布结算规模的扩大。
来自彭博社的报道称。卢布汇率今年一季度上涨4.4%,其表现已从全球最差货币变成最佳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