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晓涛2月6日表示,中国正与数个国家谈判在它们境内建设核反应堆的问题。他说,中国已经可以在核能领域进入国际市场,中国设备在很多方面符合国际标准。
计划与技术
2014年12月初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开发的第三代核反应堆ACP-1000(功率为1100兆瓦)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安全鉴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表示,成功通过鉴定能保证反应堆获得“国际承认”,并且保证这一技术的“国际商业性推广”。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从1990年代初开始与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位于美国,由日本东芝公司(Toshiba)控制)、阿海珐集团(Areva ,原名Framatome,法国国际核能工业公司,位于巴黎)共同开发自己功率在1000兆瓦以上的反应堆。2014年11月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宣布,将首次在江苏省福清核电站(Fuqing)第5和第6机组使用APC-1000反应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China Power Investment Corp)和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State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rp)合并的消息于2月4日公布,中电投集团控制着中国约10%的核电市场,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于2007年,管理从美国西屋公司获得的核技术。媒体将这两家公司的合并称为北京为扩大其在国际核能源市场上的份额而跨出的又一步。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此前已为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提供了两台CNP-300(各300兆瓦)反应堆,并于2013年透露将签署向卡拉奇的核电站供应两台ACP-1000反应堆的协议。
除中核集团公司外,签署为国外核电站修建核反应堆协议的还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和国家核电。
竞争升级
尼格马图林说,中国打算未来在10-15年让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0吉瓦,这将使中国成为核电领域现有参与者的主要竞争者。他说,中国核工业首先通过法国和美国公司退出市场来增加自己在全球的份额。他指出,头3-4年将进行签署合同的工作。
激烈竞争首先在迅速发展的中东、印度、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市场进行,这些地区人口数量以及对电能的需求增长迅速。他说:“伊朗和土耳其的人口总数约为1.55亿,这两个国家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0吉瓦。苏联在80年代初曾有过这种规模的装机容量投入使用,但苏联当时的人口数量为2.8亿。”他补充说:“2025年前这些国家中每一个国家的装机容量都将增加一倍。”
为了不丢失自己的市场份额,俄罗斯应该在5-6年期间在所有可能的地方签署核电站建设合同,“标明”自己未来10-15年的利益。与此同时,在中国核工业面前,俄罗斯核工业具有一系列优势,这包括现成的项目和成熟的技术,它们不仅在俄罗斯应用,还在其它国家核电站建设中应用(印度库丹库拉姆核电站、中国田湾核电站和伊朗布舍尔核电站)。
此外,尼格马图林相信,卢布贬值也让俄罗斯核工业获得独一无二的价格优势。他相信:“目前我们的建设成本可以比中国更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