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率领的代表团和美国商务部长普利兹克率领的代表团就如何排除影响两国经贸发展的障碍进行了讨论。一方面,谈判结果为扩大合作提供了可能。在芝加哥就简化进口美国药品和医疗设备手续达成一致。
美方承认,这些步骤非常重要。它们应当有助于扩大美国出口以及增加在这两个领域的就业岗位。根据来自美国商务部的资料,目前约有80万美国人工作在制药和医疗设备制造部门。因此在该领域达成一致,可以说是实现了一个突破,尤其是从活跃美国经济的角度看。
另一方面,就有关美方一直坚持的中国反垄断法的讨论,取得了稍逊色的成绩。美国早些时候声称,北京以反垄断调查为借口,向美国公司施压。中国唯一能许诺的就是让调查更透明。如果真能如此,美国司法部代表今后就能过问中国官方对美国公司违反反垄断法案件的调查。
然而,中国不会放弃对本国市场的保护,更不会在这方面给予美国企业某些特殊待遇。美国工商界代表对双方没能在签署投资协议的进程中取得实质性进展表示不满。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经理科尔图诺夫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指出,很有可能中国认为,自己已经表现出了足够开放了,现在期待美方采取同样的步骤。这位俄罗斯专家相信,总的来说,在对中美贸易问题影响的程度上,政治因素不亚于经济因素。
科尔图诺夫说:“2015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就能超过美国。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头号经济强国,但就其量的指标而言,的确如此。中国外贸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拉丁美洲、非洲。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美国极力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美国人很难单枪匹马达到这一目的,因此产生了建立跨大西洋自贸区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计划。此外,美国千方百计阻止中国提出的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包括华盛顿最近竭力阻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
结果,究其定义本身而言,最自由的世界经济运作起来使用的远非是自由的手段,而是竭力限制竞争对手的行动自由。汪洋尝试用委婉的外交词语把这一看法让美国伙伴听到。他呼吁,美方仍然需要有战略眼光,对抗与合作都是有成本的,但合作的成本更低、效益更高。中国副总理同时强调,不要让政治制度的差异成为阻隔经济合作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