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同国际社会关系正常化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朝鲜的导弹与核计划。这些计划早在近半个世纪前,还在现任领导人的祖父最高统帅金日成担任国家领导人时就已制定。正是在那时,60年代中期,平壤决定逐渐变成导弹与核武器大国。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脆弱,这一任务的完成困难重重。但朝鲜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接近这一目标的实现。
金正恩上台后,导弹,尤其是近程导弹的发射次数明显增加。正如国际危机集团朝鲜导弹与核计划问题专家Daniel Pinkston指出的那样,进行这些发射未必只是出于政治目的。在他看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包括整个大首尔在内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确保近程导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引起外国媒体关注的是20112年12月朝鲜使用“银河”运载火箭成功把本国的首颗卫星送入轨道。虽然朝鲜官方人物和媒体一直都在强调本国航天计划的“和平”特点,但是很少有人相信。在把卫星送到轨道的运载火箭和把弹头送到预定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之间,当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差别,但实际上这些差别微乎其微。“银河”的成功发射表明,朝鲜在制造洲际弹道导弹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通常远程导弹如果不携带核弹头,没用。但是平壤在这方面也有突破。金正恩执政的三年里,也进行了核试验(2013年2月)。此后朝鲜几次暗示做好新的核试验准备,但是这些声明至今还只局限于口头上。
今年10月驻韩美军司令斯卡帕洛蒂声称,朝鲜可能已经有能力生产可以搭载于现有导弹上的核弹头。当然类似声明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但也不能完全被忽略。
朝鲜领导人相信,国家需要核武器,既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也可把它当作实施外交压力的工具。因此,未必能够指望金正恩在位时朝鲜在导弹与核计划的立场上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