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11月21日电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朝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斯坦丁·阿斯莫洛夫认为,将朝鲜人权问题提交国际刑事法院,除了将朝鲜形象妖魔化,不会有任何别的结果;而在联合国安理会就该决议进行表决,则很可能会遭遇中国否决的挫折。
他表示,因证据在法律上站不住脚,调查委员会成员带有政治动机,对朝鲜人权真实情况的讨论本身就是在抹黑。
阿斯莫洛夫解释说,将朝鲜领导人上诉法院的企图颇为荒谬,因为这等于让“金正恩要么自己告发自己,要么再次展示自己是一个不愿与国际司法合作的独裁者”。他同时认为,将朝鲜问题提交国际刑法法院并就可能的刑事诉讼获得结论,可能会被用于“为反朝鲜行动辩解”。
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负责社会、人道及文化事宜的第三委员会向安理会建议,将朝鲜人权问题提交国际刑事法院。这项提议由欧盟和日本发起,共111个联合国成员国参加投票,19个投反对票的国家中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中国、古巴以及叙利亚。
阿斯莫罗夫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委员会未能完成其提出的任务,即认定具体罪犯罪行,确定可供将来根据国际刑法进行处罚的名单。”他还说:“相反,我们得到的是标准的宣传性声明,即有关获得最高层批准的残暴行为,以及尝试获得缉拿金正恩的逮捕证。”
专家认为,委员会的结论建立在缺乏有关朝鲜实际情况信息的基础上,结论中还使用有政治动机的材料,这些材料常常缺乏证据。专家总结说:“中心思想是摸黑,如今真正能影响社会舆论的朝鲜侵犯人权的证据,在宣传捏造的背景下也消失了。朝鲜人权问题被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