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总结2012年俄中关系:“政热经冷”已成历史

关注
俄新社采访的俄中专家认为,过去一年中在俄中政治关系保持高水平的同时,两国经济合作亦取得了新的突破

作者:俄新社记者高懿洁 

2012年是公认的全球换届选举年,俄罗斯与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当然也不例外。2012年,俄罗斯进行了总统选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顺利举行;2012年,“俄罗斯旅游年”在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俄罗斯举办......所有这些事件都或多或少的对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产生了影响。对于这个问题,俄新社采访的两国专家普遍给予了积极评价:他们认为,俄中政治互信保持在“历史最好水平”的同时,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正在打破两国关系长久以来"政热经冷"的局面。 

权力更迭后政治合作仍将保持良好势头 

俄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罗夫斯基在接受俄新社电话采访时指出,中共十八大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俄罗斯是2012年俄中关系方面最大的事件。

他说,温总理访俄期间还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俄中总理第十七次定期会晤,这是十八大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俄,也是温家宝任内最后一次俄中总理会晤。“这说明两国的政治合作水平一如既往的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并且在十八大以后仍将保持良好的势头。”他说道。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同样视包括中共十八大在内的高层权力交接为两国关系在政治领域的头等大事。“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大环境下,中俄政治合作持续深化。”他在电话中向俄新社记者如是说道。 

冯玉军继续说:“今年4月份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外界一致认为的未来总理李克强出访俄罗斯,温总理12月初访问俄罗斯,习近平不久前会见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格雷兹洛夫......这些均表明了中国对俄罗斯的重视。而普京重返克宫后亦高度评价俄中关系。他在竞选纲领中就曾提到: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和稳定的中国,而中国则需要一个强大和成功的俄罗斯。”

他表示,俄中均视对方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打破了国际社会对换届后双方可能相互提防和对抗的猜想。 

在谈到2013年俄中关系的亮点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李新表示,来年习近平肯定会访问俄罗斯,并且在出访时间表上俄国必然处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能源合作大年硕果累累 

奥斯特罗夫斯基在采访中指出,温家宝12月初访问俄罗斯的框架内,俄中两国还举行了能源谈判代表第九次会晤,在供电和煤炭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协议。 

他表示,2012年全年对俄中能源合作来说都是一个大年:两国草签了有关合作建设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的议定书、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路线图,以及在扩大电力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等文件。“在俄罗斯参与下,中国田湾核电站1、2号发电机组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奥斯特罗夫斯基说。

他进一步指出:“就在几天前,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二期工程正式启用,今后经科济米诺港出口的原油数量将大幅增加。当然这些原油出口的目的地不仅仅是中国,但这对目前正在实施之中的俄中合资天津炼油厂项目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冯玉军则表示,尽管2012年俄中未能在天然气合作领域达成最终协议,但两国相关企业围绕该问题谈判的密度大幅加强,双方在价格方面谈妥指日可待,他认为明年敲定气价应该不成问题。 

俄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彼得罗夫斯基同样指出,能源合作仍然是俄中关系最关键的领域,并且除了传统能源以外,双方可以考虑共同开发页岩气与可再生能源。 

他还表示,核能是俄中能源合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当俄罗斯成为中国实施大幅使用核能长期战略计划的主要伙伴时,双方的能源合作才能达到新的水平和世界级的规模。”彼得罗夫斯基说。 

经贸往来成绩喜人军技合作潜力巨大 

冯玉军在采访中表示,在2012年全球经济低靡和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逆势而上,全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900亿美元,2015年外贸额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对此李新分析道,尽管世界经济正在走下坡路,但中国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在7.5%到8%之间,俄罗斯经济也没有受到危机的严重打击,预计将维持在4%左右。“正是两国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支撑了双方的经贸往来水平。”他说。 

在谈起对2013年经济合作的期待时,两位中国专家均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军事技术合作。两人指出,接替谢尔久科夫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绍伊古上任后不久便出访中国,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防部长梁光烈举行了会谈,出席俄中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并担任会议俄方主席,并且两国在会议期间签署了若干军售合同。 

冯玉军说:“这给原本相对沉寂的俄中军工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明年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将迎来一个高潮。”

投资领域仍是俄中合作瓶颈 

尽管俄中在能源、贸易和军技方面的合作前景令人鼓舞,但在直接投资领域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李新指出,尽管俄罗斯近年来千方百计的吸引外国投资,但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仅占对俄外国投资的10%左右。“到俄罗斯投资的收效并不大。腐败横生、黑社会猖獗......这些都是中国投资者所担心的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此外,西伯利亚地区的部分民众仍然对中国有所提防,担心中国的人口入侵和经济扩张。 

“而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的比例就更加少得可怜了。”李新继续说道,“这方面与俄罗斯民族特性中的欧洲重心主义有关。尽管俄罗斯政府重金打造远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借今年9月份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频频高调宣示其东进决心,但倘若企业家无法抛弃固有的思维习惯,政府下再大的决心也是杯水车薪”。

他强调说,其实俄罗斯开发远东、面向亚太市场的战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良机。“并且政策方面俄罗斯近期也在不断出台一些优惠措施,我们也呼吁上海市的企业加大对俄投资力度,希望两国政府的大力宣传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取得成效。” 

外交事务协同合作保障国际秩序 

在谈到过去一年中俄中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时,李新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在意识形态上有一个共通点--不希望一个国家的发展受到外部力量强制性的影响。

他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总是把自己对‘民主’的理解、思维方式、对自由和人权等问题的概念强加于别国,为此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但中俄坚持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我们两国向来立场一致。”

李新着重指出,中俄双方在2012年持续紧张、悬而未决的叙利亚局势问题上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而彼得罗夫斯基则表示,两国接下来可考虑落实2010年提出的就地区安全合作建立东北亚地区多边谈判磋商机制的倡议。 

李新总结道,中俄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与二十国集团等地区和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多边领域经常相互支持,协同合作,这对保障地区安全、维持国际秩序、平衡全球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观点不代表俄新社立场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