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工商会驻上海首席代表接受俄新网专访谈在华俄企

关注
俄罗斯工商会驻华(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阿尔乔姆·弗多温日前接受了俄新网记者高懿洁的专访,谈论在华俄商、俄罗斯对华投资、俄中贸易等问题

俄罗斯工商会驻华(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阿尔乔姆·弗多温日前接受了俄新网记者高懿洁的专访,谈论在华俄商、俄罗斯对华投资、俄中贸易等问题。采访全文如下:

问:阿尔乔姆·尼古拉耶维奇先生,作为俄罗斯工商会驻上海代表,您认为俄罗斯企业对中国北方和对南方的合作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答:在(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的边境贸易发展得十分火热,因为相距很近。该地区的俄中贸易是具有历史背景的,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倒爷”贸易。至于南方和东方地区,目前这些地方的俄罗斯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公司并不局限于远东,它们来自俄罗斯的各个地区,对它们来说,空间上的距离无关紧要,它们是为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业务和市场,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型企业。

目前上海各种发达的交易所也对俄罗斯公司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其中包括外汇交易所。目前不论是中方还是俄方政府,都对人民币和卢布直接交易的发展兴趣很大。参与上海外汇交易所这两种货币直接兑换汇率牌价制定的除了中国金融机构外,还有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之一——对外贸易银行(VTB)。 

问:俄罗斯企业在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在内的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开展业务有何特点? 

答:当然,对于那些原来在东北从事俄中贸易,而后将业务转移至诸如上海这样的南方地区的俄罗斯商人来说,绝对是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俄罗斯商人遇到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东北地区(的情况)对俄罗斯人来说更易懂,运作起来更容易上手,其中一个很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当地懂俄语的人更多。许多东北人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和商业习惯,能够较好的相互理解。而南方地区,在历史上俄罗斯人便不是大头,这里欧洲人和美国人更多。要知道,俄罗斯人的商业文化和运作方式和西方人是不同的。这可能使双方在沟通方面产生问题,但俄罗斯企业能够很快克服这些障碍,因为来这里(南方)开展业务的俄商经验丰富、资金充沛,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在中国东南地区发展商业起步得较晚,目前尚处于积累经验的阶段,俄罗斯商人和企业在这里的数量刚刚开始增长,相应的商业服务机构也开始发展,例如针对俄罗斯的咨询公司......这一切正在蓬勃发展中。 

问:请谈谈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情况。目前俄罗斯对中国哪个领域的投资力度最大? 

答:这个进程在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此前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仅限于商品买卖。套用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的话,希望与中国开展投资合作的俄罗斯人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目前为止,一些合作项目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例如在计算机领域,“卡巴斯基实验室”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而天津炼油厂则是油气领域的合作典范。这里已经无需再提天然气管道这个家喻户晓的项目了。至于私营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包括传统的鞋服和日用品。这方面的合作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如今俄罗斯公司开始做进一步的尝试——在当地投资建厂,雇佣员工,这样就能制造自己想要的产品,而不仅仅是采购供货商所提供的产品。这样的项目也日益增多,尽管工厂的规模并不大。恰恰这种合作方式在东南地区比在北方发展得好。 

问:我听到不少俄罗斯人说,在本国经商行政障碍太大,不如在中国投资建厂。您认为情况确实如此吗? 

答:这种说法太片面了。我不久前刚刚了解到了相反的事例--中国企业去俄罗斯开公司,是技术和汽车方面的产品。我们所有级别的政府机关和其他部门正在努力创造条件和环境,简化相关制度,吸引外商,以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资产进入俄罗斯制造业。俄政府很欢迎中国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的到来。这方面存在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土地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还有地方行政长官本人的担保,即官员亲自向外商给予相关保证。

此外,我也知道俄罗斯公司在中国业务开展不顺进而撤回的情况。这方面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成本,也不仅是两国都同样存在的官僚障碍。那些对华合作经验丰富的公司也许得心应手,而对新手来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既然是在外国,同外国人打交道,就必然会带来不便。 

问:就您所知,上海有多少家俄罗斯企业?在这里的俄罗斯商人相互间的交流情况如何? 

答:就我所指,几千家公司,其中有几家大型企业,但更多的是小公司或代表处。在上海长期生活的俄罗斯人大约有2000名,当然他们中的主要部分是在这里经商的。俄第二大银行——外贸银行在这里已经稳定运作,这说明该行的服务对象,即俄罗斯企业和商人,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

谈到俄罗斯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发挥这个衔接作用的包括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我们工商会代表处,以及中小企业组织“俄罗斯支柱”的代表处。所有这些组织都试图让当地的俄罗斯商人聚集在一起,但不是为了相聚而相聚,而是寻找实质性的话题供讨论。 

问:您刚才提到反病毒软件巨头“卡巴斯基实验室”,确实,它在中国发展得十分成功。但提到知识产权,您知道,中国的版权保护仍然存在问题,例如俄罗斯动画《开心球》今年进入了中国,但实际上在互联网上早就可以看到带中文字幕的《开心球》剧集。您认为这些俄罗斯企业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敢于进军中国市场的这些公司为何不惧怕自己的创意被盗走? 

答:俄罗斯商人承认中国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我们的立场不像西方那样政治化。这是在我们两个国家都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能不承认,俄罗斯高科技创新领域确实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有构想,愿意吸引投资商共同实现这些构想,但却害怕前往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中国投资方愿意去俄罗斯创建合资企业,那我们的商人就会安心得多,合作起来也就更容易。而另一些公司并不害怕,例如《开心球》的之做公司,因为盗版的是现有的动画剧集,而新的部分他们将按合同制作,并按合同获得自己应有的版权收入。

应当说,高科技仅占俄中合作的比例很小,日用品仍然要常见得多。而这方面俄罗斯商人并不害怕,因为与西方名牌相比,中国人没有必要仿冒仅在俄境内广为人知的品牌。 

问:随着产业工人薪资的提升,“中国制造”的成本近年来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开始把眼光向诸如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俄罗斯商人是否也是这么想的? 

答:中国纺织品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在这方面,我们额外的兴趣在于,消费市场(俄罗斯)靠近产地。因此,在应对这种成本上涨的趋势时,以俄中双方都能获利的方式在俄境内开展生产,要比把厂房迁至远离消费市场的东南亚地区来的更合逻辑。同时,我认为中国制造的吸引力仍将保持一段时间,目前产业工人的薪水对订购方来说仍然是划算的。 

问:俄中双边贸易的结构一直都无法令两国政府满意,您认为现阶段如何能够解决该问题? 

答:俄罗斯对华出口80%的产品是原料——石油、天然气、木材和化学品,而来自中国的则恰恰相反,90%以上的产品属于日用品、家用电器等。走出这种窘境的方法之一便是我所说的——在俄罗斯成立俄中合资企业,也就是说,利用中国资产在俄罗斯生产其本国所需的产品,这样从中国进口此类产品的比例也就能降低。至于俄罗斯对华出口,除了原料以外,中国可能感兴趣的有能源设备,例如热电站、核电站设备;此外,还有包括直升机在内的航天设备,尤其是消防直升机;汽车行业的个别产品,例如卡马斯牌货车......这些领域也许对中国有吸引力。 

问:我在俄罗斯多年的生活给我这样一种感觉:那些愿意了解中国、对汉语言文化感兴趣的俄罗斯人知道中国的真实情况,但很多不了解的人对中国的看法仍然停留在多年前的状态,例如,认为中国商品质量低劣。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答:俄居民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源于90年代的不规范贸易。当时大批中国产品进入俄罗斯,它们都很廉价,但质量却差得惊人。对此我有亲身经历。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10年,这个时期很长,因此给俄罗斯民众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尽管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但人们无法立即相信——比欧美制造廉价的商品,其质量也能匹敌欧美。此外,尽管目前情况好转,但在俄罗斯仍然会看到劣质的中国商品。我认为这方面是俄罗斯商人自己的问题。他们一到中国就会向制造商说:“我需要最便宜的。”

要在一夜间改变这种观念是不可能,这需要时间。比如,买了中国产的电视机,10年后它仍然运转如初,那么人们就会说:“你看,质量多好!”这方面仅靠宣传是没有用的,必须靠质量说话。 

问:您一定知道,最近中国的房价有所下跌,而出口贸易方面,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由于成本的问题,也并不十分乐观。一些专家预测说,中国的GDP在未来几年可能大幅下跌。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这是否会对俄中贸易产生影响? 

答:我并非经济学家,但根据我多年在与中国经济有关的领域工作的经验来看,中国的经济模式相对稳定,并且当局正在对该问题进行积极的宏观调控,他们不会让不动产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当然,如果中国发生这种大的经济动荡,那么就是危机了。任何危机都可能使对外贸易受挫,如果中国发生重大危机,那么对能源的需求就将减少,这当然会对俄罗斯产生影响。但从一方面讲,俄罗斯仍将需要中国产品,因此俄罗斯的消费市场将在中国发生危机时向中方提供帮助。 

问:经过多年的谈判,俄罗斯可以说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您认为这将对俄中贸易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答:我绝对相信,随着俄罗斯入世,本国的海关、物流和其他经济服务系统将符合世贸组织的统一标准,这将提高商业积极性和贸易额。官僚屏障将减少,平均商品进口关税将降至7%。以家具为例,现在俄罗斯进口中国个别家具产品的关税最多可达40%,您可以想象这将是多大的差别。当然,由于竞争加大,俄罗斯一些领域将面临更困难的局面。不过这已经是我们国家高层和整个经济体系的问题了。中国入世后这10年的经验表明,跨出这一步总体上是正确的。需要的是平稳过渡,平稳撤销对一些行业的保护制度。在这方面我们将借鉴中国的经验,并希望入世将成为俄中贸易又一额外的促进因素。 

俄罗斯联邦工商会驻华(上海)代表处对有兴趣参与中国市场、尤其希望在中国东南地区开展业务的俄实业界代表提供必要的协助,同时向中国企业家介绍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与合作意向。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