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俄新社记者高懿洁、谢尔盖·萨雷莫夫
“异国的城市在这里喧嚣,异国的水流在这里奔滔,异国的繁星在这里闪耀......亚历山大·维尔京斯基当年就是唱着这首《异乡》来到上海,开始了他长达七年的移民生涯。”莫斯科东方博物馆的研究员拉里莎·库兹缅科女士如此投入的向我们讲述这段历史,似乎自己都不禁为之动容。
维尔京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演员、作曲家和歌手。十月革命爆发后,他被迫背井离乡,流亡海外。经过多年漂泊,他在上世纪40年代初定居上海,并在这里找到了一生中的最爱--沪上著名的俄侨演员利季娅。
有关维尔京斯基上海移民生活的物件正在莫斯科东方博物馆展出,而这个名为“俄罗斯人在中国”的展览又绝不仅只与维尔京斯基有关,展品讲述了太多俄罗斯名人上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工作生活,例如芭蕾舞演员拉里莎·安德森、歌唱家费奥多尔·沙利亚平、作家帕维尔·谢韦尔内和文化活动家尼古拉·勒利希。
在五个展厅中,博物馆几乎专门辟了一间给拉里莎·安德森——这位被库兹缅科女士称为“传奇女性”的舞蹈家。除了她年轻时貌若天仙的肖像外,这里主要展出了她在演出中穿过的服装。安德森和维尔京斯基一样,是上海兰心大戏院舞台上的“熟面孔”。她参演了许多著名的芭蕾舞剧,包括家喻户晓的《天鹅湖》。据库兹缅科称,安德森尤其喜欢饰演一些颇具特色的角色,例如吉普赛人,因此展出的服装也别具一格。
除了演出服以外,展览中还可以看到当年旅居中国的俄罗斯人日常生活的穿戴,例如女士们夜间出入俱乐部、参加酒会时穿着的各式裙装。不过,比起用服饰、照片和文字资料向人们讲述中国俄裔移民的生活,展览更多的展示了清末民初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东方风情画卷。走进主厅时,人们一眼便能看到对面墙上的大幅慈禧画像。没错,这个厅展出的是清朝末年的藏品,其中最吸引俄罗斯参观者的无疑是华美的满族服装饰品,尤其是精致的袖珍小鞋,就连记者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为之感到惊奇(毕竟清宫剧都是现代人拍的嘛)。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展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俄罗斯画家的笔下,中国学堂里奏着西洋乐器,着清装的中国人和着西服的欧洲人在外滩码头交谈......而展品中也不乏一些中国名家的作品。一幅林风眠的《飞鹤》,寥寥几笔勾勒完全是西式的画风,却丝毫不减鹤在东方文化中的象征意味。
展览中还能看到20世纪初刚刚兴起的最早期的现代旗袍。库兹缅科说,当时旅居中国的俄罗斯女性也经常穿着这种时髦的裙装出入各种场合,尽管它保留了旗装"有趣的"斜襟领,但款式却是“欧化的”。
说起旗袍,这位俄罗斯中年妇女一下兴奋了起来:“杰出的香港导演王家卫在90年代末拍摄了电影《花样年华》......女主角张曼玉在每个镜头中都穿着不同的旗袍,没有一件是重复的,我甚至不知道片中有多少件旗袍,数也数不过来。它们各不相同,有的是条纹的,有的是花的,有的是一抹色的,但它们的款式都是相同的......影片播出后,由于它的影响,中国兴起了一股旗袍热。”
值得一提的是,维尔京斯基的外孙,也就是俄罗斯电影大师米哈尔科夫的儿子斯捷潘是一位餐饮业经营者,他的杰作之一便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维尔京斯基饭店",餐厅的装潢颇具旧上海风情,主营俄餐和中餐。
俄罗斯时装史学家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是此次展览的发起人。由于他的鼎力相助,参观者得以享受到这一丰盛的视觉大餐。除了瓦西里耶夫的收藏之外,还有一些展品来自其他收藏家、莫斯科的一些画廊,以及库斯科沃庄园。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