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俄新网记者黄轶男
伊丽莎白生于1709年,逝世于1762年,1741年登基,在位21年。她是彼得大帝和玛尔塔·斯卡夫隆斯卡娅(即后来的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小女儿。
伊丽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从波尔塔瓦战役凯旋归来。为庆祝这次胜利,莫斯科为彼得一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入城仪式。彼得一世入城后,得知女儿诞生的消息,欣喜万分,下旨把欢庆胜利的宴席改为庆祝公主诞生。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对这个女儿都是珍爱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大帝,他最亲近的人只有伊丽莎白一人而已。
伊丽莎白自幼美貌出众,许多来俄罗斯的外国使臣都注意到俄罗斯公主的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和姐姐安娜迎接从国外归来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俩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宫廷礼服,令在场的欧洲使者为之倾倒。1732年,在庆祝安娜女皇登基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俄罗斯贵族们向前来祝贺的中国使臣询问,哪位前来赴宴的女贵宾最美,中国使臣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二十三岁的伊丽莎白公主。
等到伊丽莎白年已及笄,彼得大帝曾想把她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但法国波旁王朝对这门婚事并不热心,非常礼貌并坚决地回绝了俄罗斯的提议。于是彼得大帝降低要求,转而想在德国诸城邦公爵中给伊丽莎白找一位丈夫。挑来挑去,选择落在了荷尔施泰因公国王子卡尔·奥古斯特头上,但这位王子未来得及和伊丽莎白订婚就病故了。后来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已经顾不上女儿的婚事,就这样伊丽莎白一直就闺中待字,没有嫁人。而伊丽莎白的姐姐,安娜此时已经远嫁给德国荷尔施泰因-戈托普公爵卡尔·腓特烈为妻。
母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病逝后,彼得大帝与前妻的孙子小彼得继位。从辈分上算,小彼得是伊丽莎白同父异母哥哥阿列克谢的儿子,也就是她的侄子。尽管如此,伊丽莎白与彼得二世年纪相仿,而且伊丽莎白天性开朗活泼,喜欢各类打猎,骑马等室外活动,很快就成为小彼得的亲密玩伴,每次彼得二世出去游玩,一定要伊丽莎白陪同。久而久之有传闻说,彼得二世成年亲政后,不如把伊丽莎白嫁给他,这样亲上家亲,还解决了皇位之争。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是戈洛夫金公爵和奥斯特尔曼伯爵等人,但马上就遭到了教会和大多数贵族的反对--姑姑怎么可以嫁给侄子?此外伊丽莎白眼中的小彼得,不过是年少在一起游戏伙伴而已,谈不上什么严肃关系。尽管如此,小彼得对伊丽莎白非常依赖,容不得别人靠近她:当伊丽莎白的生活中出现了男友之后,每次都是被彼得二世以各种借口,把这些人或是调到乌克兰当差,或是派到国外当大使。
安娜女皇登基后,伊丽莎白的处境日益艰难,屡受排挤。尽管伊丽莎白无心觊觎皇帝宝座,不喜欢参与政治,安娜女皇还是对她不放心,先是大幅削减了她的俸禄,此后又削减其封地。两人屡次发生争执,最后伊丽莎白干脆离开莫斯科,搬到圣彼得堡去居住。
安娜女皇在位期间,重用情人兼宠臣比龙,指使比龙控制下的秘密刑侦衙门对莫斯科贵族们大肆打击,滥用刑罚,招致很多人的不满。这时候一贯忠于彼得大帝的禁军等力量把希望寄托在伊丽莎白身上,很多人认为伊丽莎白在所有彼得大帝继承人中,最有资格。等安娜女皇过世,襁褓中的伊凡六世成为俄罗斯皇帝。本来库尔兰公爵兼秘密刑侦衙门长官比龙已经然天下人未至侧目,现在又加上了伊凡六世代表的德国布伦瑞克家族势力,两股势力共同秉政俄罗斯,使得朝中重臣们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发酵,最终演化成了宫廷政变。一方面由于有了彼得大帝亲自组建的普列阿布拉仁斯基军团鼎力支持,一方面伊丽莎白对自身命运的担忧,终于在一个清晨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了伊凡六世,并将德国势力彻底清除出宫。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十一年前最高秘密委员会七个人关起门来,决定让库尔兰女公爵安娜继承皇位,是为了让伊凡五世这个代表保守派势力的支系上台,防止伊丽莎白代表的西派恢复彼得大帝的各项改革措施;而现在禁军和各位大臣又全力支持伊丽莎白登基,也是为了驱逐盘踞在俄罗斯皇位上的德国势力,恢复代表俄罗斯的"正统"重登大宝。无论如何,当时确实有很多人把支持伊丽莎白看成是爱国义举,把政变看成是驱逐布伦瑞克家族的正当手段。
自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后,彼得二世登基,接着安娜女皇秉政,伊凡六世继位,最后伊丽莎白上台,十四年间俄罗斯宫廷政变迭起,西派、本土派、德国党、俄罗斯党轮流掌权,大有鲁迅所说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意味。
就这样,伊丽莎白公主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第三位女皇。
伊丽莎白登基伊始,宣布恢复所有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解散了内阁,恢复彼得大帝时代的枢密院,设枢密院总理大臣,总领国务,取消死刑(在伊丽莎白下旨处死了所有亲德贵族和她的政治敌人之后做出的决定),取消了俄罗斯国内海关,颁布鼓励商业流通的法令,用法律形式确定了贵族特权,建立起能够吸收社会各个阶层任职的文官体制,同时也全力以赴巩固君主专制。从历史角度看,伊丽莎白女皇是俄罗斯开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始作俑者,自伊丽莎白女皇开始,俄罗斯的各项国家制度,包括君主制度才可以说真正成熟起来。
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似乎伊丽莎白在恢复枢密院以后,就把所有国家要务交给她信任的大臣们去办理,而她本人则热衷于组织假面舞会和各种游艺活动,可谓投纵奢华声色之内,置身勤勉国政之外。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伊丽莎白女皇巧妙地利用手下大臣们和俄罗斯各派贵族之间的关系,不露锋芒,但又不遗余力,有所取舍地推行各项富国强兵政策。这对于被人推上皇位的伊丽莎白来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伊丽莎白在位期间,除了在内政方面颇有建树,在对外交往和开疆拓土方面页小试牛刀。1741年至1743年俄罗斯和瑞典之间爆发战争,最后以俄军胜利而告终,俄罗斯占领了一小块原属芬兰的土地。此后又与奥地利签署同盟条约,用来牵制日益强大起来普鲁士,在1745年奥普战争和1748年的奥法战争中都主动依靠外交手段,从中斡旋调停,获取了战场上得不到的利益。此后俄罗斯还参加了七年战争,把原属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并入俄罗斯版图,变成了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
七年战争,按照丘吉尔的说法,可以称作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欧洲进入资本时代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实质就是欧洲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为抢夺海外市场进行的一次势力洗牌。几乎当时的所有欧洲列强、欧洲大小国家都参加了这次战争,参战各方除了把陆军投入战场,还有海军参战;作战地点也不限于欧洲,在加勒比海,印度和菲律宾都有战事发生。
七年战争的全面爆发是在1756年,但此前英法两个殖民大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就开始武装冲突,自1755年起两国在北美大打出手;而在欧洲大陆,普鲁士和奥地利为西里西亚地区已经两度交手,最终西里西亚被普鲁士一口吞下,普鲁士的领土面积由12万平方公里一下子扩大到近2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由200多万激增到500多万,这是奥地利所不能接受的。原来由法国和奥地利主导的欧洲大陆政治秩序受到新崛起的普鲁士的挑战,俄罗斯也加入了对欧洲事务话事权的角逐。本来与法国敌对的奥地利转而与法国结盟,对抗普鲁士;普鲁士为了防止俄罗斯插手欧洲事务,避免在东西两线同时向法奥俄三国开展,就向英国寻求帮助,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样欧洲大陆敌对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逐渐形成,战争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