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炸弹试验的背后

关注
真空炸弹本身不是什么新闻,但俄罗斯真空炸弹试验背后的故事就鲜有所闻了

作者:俄新网记者黄轶男

2007年9月11日,俄罗斯全国性的电视频道"ORT"首次播出了俄罗斯试验"真空炸弹"的新闻。真空炸弹本身固然不是什么新闻,但是俄罗斯真空炸弹试验背后的故事就鲜有所闻了。

"真空炸弹"是记者们给这种武器赠送的非正式名称。在试验阶段,这种武器的俄文全名缩写为ODAB,即燃料空气航空炸弹,美国称之为FAE-Fuel Air Explosive。炸弹内的主要爆炸物质是高浓度液态环氧乙烷。燃料空气爆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空气中的粉尘在封闭空间引爆,一种是液态气化雾状引爆,而真空炸弹的引爆属于后一种情况。炸弹空投后触地时,炸弹外壳被外层爆炸装置分离,此后高浓度液态环氧乙烷被喷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态云雾并迅速扩散,在二次引爆后可产生摄氏2500度高温火球,爆速可达2500米/秒,爆轰超压值为2-3个兆帕。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性杀伤武器,真空炸弹爆炸后不产生大量的弹片,而是释放出气化的雾状环氧乙烷,这种爆炸物质引燃后形成巨大的爆震气流,除了释放出巨大能量,高温摧毁爆炸地点有生力量外,爆炸后瞬间还燃烧掉附近空间的氧气,形成真空。因为气态云雾比重大于空气,能够像低位发出流动并渗透到战壕和掩体内部,因而真空炸弹在实战中经常用地形复杂的战区。美国在越战期间曾使用这种炸弹,当时认为这是汽油燃烧弹,它的重量为45公斤,其中液体可燃物质重33公斤,炸弹空投引爆以后,形成了直径15米、高2.5米的蘑菇云,杀伤力巨大。

2002年俄罗斯国家联邦科学技术奖授予了名为"开放空间爆震波的引导与传播"的科研项目。这个项目共有8名科研人员参与,他们来自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的六个研究机构。其中来自新西伯利亚市拉夫连季耶夫流体力学研究所的两名科研人员-安纳托利·瓦西里耶夫和弗拉迪斯拉夫·米特罗法诺夫(已过世)在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个研究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开展:第一部分是主要部分,大量涉及理论、建立实证模式的工作在这个部分完成;第二部分就是试验部分,从试验室一直到靶场。据瓦西里耶夫介绍,科研人员对体爆的物理基础作了详细研究,研究成果在阿富汗战争中得到了成功使用。还在19世纪就已经有了煤矿作业时甲烷爆炸的记录,但是开展关于体爆的研究是在出现了硝化甘油以后。在人类进入核世纪以后,燃料空气爆炸定向引导课题就和核爆研究平行展开,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最初的燃料空气爆炸用于雷场清除地雷,结果表明,这是非常快速和有效的排雷方法。在70年代初,专家们的想法很简单:找一个载体,能够释放出大量雾状可燃物质,定向覆盖雷区,然后引爆爆炸物,这样就在雷区清理出一条通道。后来发现,这种爆破方式还有更多更大的用途。此后在比斯克附近的阿尔泰靶场进行的试验证明了真空炸弹的威力。目前燃料空气爆炸技术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技术领域,例如设备除尘和报废机械的拆除工作。

俄罗斯的科研人员不仅将燃料空气爆炸和爆炸结果公式化,而且还建立了整套计算方法,计算出了基本的爆炸参数,诸如压力、密度和温度等。为了进一步掌握爆炸时出现的化学物质,掌握这些物质变化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需要建立一整套计算体系,但目前计算机还不能准确地模式化这些试验过程。

真空炸弹属于常规武器,但它的威力可以与核武器等效。美国在研制出真空弹以后,起名为"炸弹之母",而俄罗斯军方以特有的幽默,针锋相对地将俄制真空弹起名为"炸弹之父"。

9月11日展示的这枚真空弹目前还没有正式命名,但是据军方透露,由于采用了纳米技术,炸弹内所含的爆炸物质释放的威力远远大于普通的炸药,炸弹所有参数均胜于美国同类真空弹,首先重量小但爆炸力大4倍,爆炸产生温度高出两倍,而爆炸覆盖面积大出美国真空弹20倍。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