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莫斯科的15天

关注
50年前的1957年7月28日,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在莫斯科隆重开幕 []

[欢迎评论]  

作者:俄新网记者黄轶男

50年前的1957年7月28日,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在莫斯科隆重开幕。当年的见证人只能用震惊、激动和狂喜等词汇来形容莫斯科的那个夏天。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联欢节,这个联欢节又给莫斯科带来了什么?

1957年正是苏联进入其"黄金世纪"的前夜。人们真诚地认为,莫斯科是世界革命的中心,苏联离共产主义仅有数步之遥。为了向全世界展现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繁荣和蓬勃的发展,苏联政府决定举办世界第六届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但是联欢节期间,莫斯科民众对招待的热忱却大大出乎苏联政府的意料,更意外的是和外国青年的交往对普通苏联人的震撼。

起初,苏联政府决定,联欢节参加人员只限于莫斯科市民。但结果却是人们从苏联各地纷纷涌入莫斯科,参加这个盛大节日。在那些日子里,人们渴望和外国人交流,想了解他们的国家和他们的生活,很多人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着外文字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苏联人突然发现,原来官方媒体反复渲染的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生活着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和苏联人一样的道德水准,一样的情操风尚,一样的情感欲望。联欢节给莫斯科带来了现代艺术,带来了爵士乐,在文化公园里首次举办了毕加索作品展,在莫斯科首次举办了露天摇滚音乐会,为了迎接联欢节,莫斯科还开了第一家啤酒馆,充满了帝国建筑风格的全苏农业展览馆对民众开放......莫斯科人感到,在这15天里苏联不再是铁幕后面的那个国家,而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了苏联,还有另一个平行的世界。举办联欢会的原意是让世界了解苏联,结果却变成了莫斯科睁眼看世界。

这一届联欢节,共有来自131个国家的34000名青年和学生代表参加,此外还有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最大的代表团来自法国和芬兰,他们各派出了2000人。此外还有很多青年来自意大利、英国、匈牙利、西德、中国和古巴。

这15天留给莫斯科很多东西:比如欧洲当时最大的儿童用品商店、新建成的"曙光"宾馆、"东方"宾馆、和平大街、高尔基文化公园、友谊公园等等。联欢节结束了,人们又恢复了每天习以为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是人们的思想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苏联实际上已经成为另一个国家。一方面苏联人变得更加自信,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渴望开放,渴望与外面世界的交流。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