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荣获"俄罗斯年"中文报道新闻奖评选活动最佳社会文化文章奖第一名
喀山--两种文明在这里和谐共处(组稿之一)
有这样一座城市,东正教堂与清真寺比邻而建,两个宗教与民族的人民和谐相处,这座城市就是喀山。
16日"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来到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市。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半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鞑靼人,一半是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人。但是,这里的人们抛开民族、宗教等差异,自由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在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的喀山克里姆林宫内,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圣母报喜"大教堂。这座教堂是500年前俄国历史上第一任沙皇、虔诚的东正教徒伊凡雷帝下令建造的。
几十米外一座高达70米的清真寺格外醒目。据介绍,这座名为"库尔·沙里夫"的清真寺建于苏联解体后,耗资超过1亿美元。目前它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曾经,喀山的克里姆林宫只有东正教堂,而现在这里有了一种平衡。"克里姆林宫负责人介绍说。记者发现,其实这种平衡不光存在于克里姆林宫内,也不仅限于建筑,在喀山市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两种宗教与民族的和平共处。
喀山国立大学新闻系二年级学生瓦洛佳告诉记者,他的同学里穆斯林和东正教徒各一半,但大家同居一室没有任何忌讳。"大家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听同样的音乐,看同样的电视节目。"
在喀山大学学汉语的三年级学生阿尔苏是鞑靼人。她说,很多鞑靼人与俄罗斯人在长相上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而且鞑靼人的生活方式也正在与俄罗斯人相互接近。
在大学,没有人会在意阿尔苏是否是鞑靼人,即使知道她是鞑靼人也不会对她另眼看待。她说,在喀山不论你属于哪个民族,你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毕业后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在喀山生活了15年的中国女教师韩雍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她说,也许身处乡村的老一代鞑靼人或俄罗斯人还保持着宗教传统和宗教传统影响下的生活方式,但喀山市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他们彼此交友或相爱时,已不会考虑对方是哪族人或信奉哪种宗教。"
"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7月25日至9月5日开车穿越中俄22个城市进行跨境采访。8月16日报道团抵达喀山市。19日,到达圣彼得堡。
俄罗斯年轻人重新关注高尔基(组稿之二)
曾经影响了中俄几代人的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俄罗斯年轻人的关注。只不过,今天的年轻人关注更多的是他非凡的文学才华。
"无论政治信仰是否相同,高尔基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孜孜不倦的创造精神是永远值得肯定和尊重的。"26岁的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大学生安德烈站在高尔基博物馆前,对到访的"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记者说。
报道团20日参观了这座位于伏尔加河畔的博物馆。下诺夫哥罗德市是高尔基的故乡,他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这座城市。1932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这座城市曾改名为高尔基市。1991年苏联解体后,城市又恢复了原有的名字。
博物馆曾是高尔基晚年的住所。这幢木制小屋坐落在一个安静的居民区内,显得很不起眼。斑驳的木制纹路记载着木屋的古老和沧桑,外墙上镶嵌的高尔基白色头像提醒着初到这里的游客,谁曾是屋子的主人。
45岁的博物馆管理员安娜告诉记者,在苏联解体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故居曾被人们冷落和遗忘。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观念的改变,高尔基和他的故居又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
踩着"咯吱"作响的木板台阶,记者走进了一百年前高尔基曾经生活和工作的房间。正是在这里,高尔基完成了他的著作《母亲》和《在底层》。
在房间里,衣架上挂着的雨伞和拐杖、留有涂改痕迹的手稿、残破的鹅毛笔、和儿子玩耍时的照片以及亲手给儿子制作的秋千,无一不让到访者感受到生活中真实的高尔基。
"正是这些东西吸引我,让我觉得这名文学巨匠也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普通人。但他的这一面很少体现在他的作品里,"安德烈说。他同时表示,在他的同学中也有人对高尔基存在着不同看法,还有人甚至不知道高尔基是谁。
安娜说,现在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俄其他城市的学生会在假期时来这座博物馆参观。当地政府还定期拨款对其进行维修。
每当有中国游客到来,安娜和她的同事总会很高兴。她说:"我们知道中国人非常喜欢高尔基,特别是他创作的《海燕》。作为高尔基的家乡人,我为此感到骄傲。"
其实,除了博物馆外,在下诺夫哥罗德市其他地方也能看到高尔基的影子:街头竖立着各式高尔基雕像、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城区。
安娜说,在下诺夫哥罗德市乃至整个俄罗斯人心中,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名字,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只不过,现在的人们更喜欢把他当作一个伟大的作家和慈祥的父亲来客观评价。"
"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于7月25日至9月5日穿越中俄22个城市进行跨境采访。8月18日报道团抵达俄境内的第14站--下诺夫哥罗德市。
通讯: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组稿之三)
由中俄主要媒体代表组成的"中俄友谊之旅"大型跨境报道团近日来到贝加尔湖,探访这颗"众神遗落在西伯利亚的璀璨明珠"。贝加尔湖不负众望,给来访者以强烈震撼。
富饶之湖纯净之湖
形成于2500万年前的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湖面呈新月形,长636公里,平均宽48公里,面积达315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没有到过贝加尔湖的人难以想像它的浩瀚壮观。站在贝加尔湖畔,远处的水面和天空融为一体,波浪不停地拍打湖岸所产生的白色浪花及时常出现的海燕,让人觉得仿佛来到大海边。
听当地人说,"贝加尔"一词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有的说"贝加尔"源于突厥语,意为"富饶之湖"。贝加尔湖的淡水储量世界第一,占全球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
贝加尔湖水的洁净也令所有记者称奇。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触景生情地站在湖边,大声背诵起俄国作家契诃夫对贝加尔湖的一段描写:"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这时,45岁的当地村民阿廖沙开着一辆运水车来湖边取水。他告诉记者,他和当地许多村民每天都要来这里取水七八次。"这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不需要过滤。味道真是好极了!"阿廖沙顺势捧起水喝了一口,然后竖起大拇指。
让贝加尔湖蒙上神秘色彩的是生活在湖里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淡水"海豹"、胎生鱼以及传说中的"贝加尔湖怪"。遗憾的是,记者们没能与它们会上一面。
发展旅游注重环保
贝加尔湖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水产还有神秘的传说给当地居民带来财富。按当地人的说法,贝加尔湖的旅游业挽救了当地的经济。
在苏联时期,当地的支柱产业是造船业。苏联解体后,许多工厂陆续倒闭。但是当地的村民和失业者很快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发展旅游业。
5年前,38岁的伊万所在的造船厂倒闭后,他用所有的积蓄买来一艘旧船改装成游船。伊万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天驾船跑三趟,最好的时候一天下来能够挣到700卢布左右。"我很满足,这在当地是很高的收入了。"
他说,现在来贝加尔湖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最多的是来自中国和日本。"他们来这里最爱买的是鱼干,认为这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俄罗斯政府和当地居民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贝加尔湖。为了保护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4月宣布将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修建路线北移40千米。
听伊万说,俄罗斯国内的旅行社和当地政府经常在贝加尔湖沿岸组织清除垃圾的活动。有时候旅游公司还举行用啤酒换垃圾的活动,游客们用一袋垃圾便可换一瓶啤酒。在贝加尔湖沿岸,记者很少看到游人丢弃的垃圾。
成吉思汗的后代傍湖而居
在贝加尔湖畔,记者经常看到一些黄皮肤、黑眼睛的当地人。他们"非常亚洲"的脸让记者产生了强烈的亲切感。他们都是古代蒙古人的后裔--布里亚特人。从16世纪起布里亚特人就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了。
其实,中国古代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如汉朝时的匈奴,晋朝时的柔然,唐朝时的突厥,北宋的契丹及后来的蒙古族都在贝加尔湖地区居住过。而贝加尔湖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故事是"苏武牧羊"。2000多年前,这位出使匈奴的西汉大臣被拘禁并远徙"北海"(即今天的贝加尔湖),牧羊19年而不屈服,这种忠贞不渝的伟大爱国精神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歌颂。
遗憾的是,当记者问当地人是否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时,几乎所有人都茫然地摇摇头。至于"苏武牧羊"的确切地点更是没人知道了。
正当记者深感无奈时,身边的一位布里亚特老汉突然来了一句:"可是我知道成吉思汗的故事,他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我们的骄傲。"
(作者为新华社记者刘蓉蓉、金学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