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1日俄媒体摘编

关注
《劳动报》、《新闻报》、《消息报》、《生意人报》、《共青团真理报》、《新闻时报》、《新消息报》今日主要新闻摘要。

俄新网莫斯科8月11日电 今天出版的《劳动报》报道,俄罗斯正在变成消费型社会,这种现象在苏联时期被抨击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罪恶,如今则被称作进步的动力。日前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宏观经济预测处主任安德烈·克列帕奇透露,俄罗斯贸易领域出现了真正的需求高峰:今年零售交易额增长了12%。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局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的进口增长33.2%。这一数字比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高出近一倍,这就意味着,俄国商品正被迅速地挤出市场。各种商品被不断地运入俄罗斯。肉类采购扩大了30%,柑橘类水果19.1%,咖啡50%,药品11.7%,小汽车和摩托车25.2%。

《新闻报》报道,座机拨打手机需支付通话费的规定暂时还没有吓倒俄罗斯用户。"拨出者付费"原则从7月1日实行后第一个月的总结显示,从座机拨打手机的通话在通话总体结构中的份额基本上没有变化,一些移动电话服务公司甚至还发现了从市固定电话网拨进的电话增长的趋势。目前从座机拨打手机通话的份额占市自动电话交换系统通话总时数的5%。

《消息报》指出,经济适用房国家项目开始初见成效。现在每二十宗不动产交易里就有一宗是通过购房贷款实现的。现在新建住房越来越多,甚至开始为军人兴建整个住宅小区。年轻家庭有可能按优惠40%的价格购买住宅。实际上国家并没有多建住宅,也没打算给任何人分房。唯一的例外是国家准备在几年之内清偿对享受联邦优待者的住房债务。国家项目只需要保证不动产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增长。国家会通过购房贷款帮助普通居民找到购房资金,同时帮助建筑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生意人报》撰文写道,随着中东战争愈演愈烈,以色列在全世界和俄罗斯的支持者越来越少。"社会舆论"基金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冲突开始的一个月内对以色列持肯定态度的俄罗斯人从30%减少到21%,而持否定态度的人则从8%增加到20%。17%的被访者指责以色列挑起军事行动,只有5%的被访者认为是黎巴嫩真主党挑起战争。不过,俄罗斯社会在对待中东冲突的态度上并不是很一致:大部分被访者(55%)表示很难作答。

《共青团真理报》载文指出,俄罗斯将在学校里开设幼儿班。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正在对学前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安排孩子进幼儿园是很多年轻父母最头疼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因为出生率的下降许多幼儿园建筑被廉价拍卖给商人和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的机构。这些以前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基本上都不可能收回。而俄罗斯的幼儿却越来越多。一些由祖父母和保姆带大的孩子来不及上幼儿园就直接上学。这就出现了问题:没有人教会这些孩子如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目前政府正在准备恢复学前教育体系。

《新闻时报》写道,俄罗斯政府对各高校做出了让步。日前内阁会议通过决议,将全面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期限从2008年改为2009年。预计在增加的一年里可以完善测验试题,此前各高校领导对其质量一直表示不满。各高校校长如此期望拖延全国统一考试实施时间的秘密在于他们希望多一年时间为自己的学校争取统考的优惠政策。

《新消息报》报道,几百人来到滨海边疆区雅科夫列沃区安德列耶夫卡村的斯塔纳湖畔(斯塔纳:意"裤子",名称缘于湖岸的曲折)。集体朝圣的原因是这里正在举办传统的莲花节。滨海边疆区已经第三次举办这一活动。莲花节上人们可以近观莲花、亲手触摸花朵,但是绝对禁止采摘。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