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其中有发霉的玉米。该视频拍摄于黑龙江省国有中储粮公司直属的一家收储点的库点。许多人因此开始怀疑发霉原因可能是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持续不断的强降雨。禁止在国家粮仓拍照和录像后,人们更担忧了。
8月2日,星期日,中储粮公司给出了官方解释,“今年以来,黑龙江省政策性粮食拍卖销售力度持续加大,截至7月末销售数量超过3000万吨,为去年全年的2倍。由于大规模粮食拍卖成交和集中出库,作业期间现场机械设备较多,来往车辆频繁,加之提货人员对库区环境比较陌生,在作业区因为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产生人员安全隐患。同时,针对前期粮食销售出库过程中个别客户以点概面、影响舆论的行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对直属库加强出库期间现场管理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但由于对直属企业指导不够、工作考虑不细,发生了肇州直属库对外发布公告,简单机械规定禁止携带手机进入库区的事件,一定程度上造成隐瞒回避粮食出库作业情况的印象。”
中储粮强调,公司“对公众的合理质疑充分理解,深刻反思因为工作方式简单化造成社会对储粮安全担心的教训”。
但是,该公司的官方声明并未消除网民的担忧。一些网友在有关玉米的新闻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心静-悟性:“麻烦中粮解释一下,带手机进粮库,有什么安全隐患,如果你能自圆其说,那全国人民都服你。”
AAAlvin:“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能让人民发现问题。”
中储粮强调,公司“对公众的合理质疑充分理解,深刻反思因为工作方式简单化造成社会对储粮安全担心的教训”。
但是,该公司的官方声明并未消除网民的担忧。一些网友在有关玉米的新闻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心静-悟性:“麻烦中粮解释一下,带手机进粮库,有什么安全隐患,如果你能自圆其说,那全国人民都服你。”
AAAlvin:“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能让人民发现问题。”
磨磨辘辘:“粮库里是不是有国家机密啊,是不是又搞狸猫换太子啊。”
沈群教授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只是基于这些视频就下结论。她说:“粮库中的粮食若是变质,无疑是需要更换的。至于更换的标准,比如多长时间或者变质率达到多少,还要看收储库点的具体安排。另外,粮食收购后通常会直接入库,虽然也会进行水分等测试,但是一般是带有杂质的。而粮食加工和粮食入库又是两回事,加工之前需要经过初筛、精选等一系列的除杂过程,随后还有色选、去除霉变粒等操作,所以原料问题不能代表食品安全会出现问题。现在只是粮食还没有加工,把它在仓库放着而已。对于消费者而言,入库的粮食不等于直接入口的食物。”
沈群指出,“中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 所以国家层面是不可能忽略粮食安全问题的。其次国家也有出台相关政策,即粮食总体自给率长期要保持在80%以上,其中小麦、水稻两大口粮更要保证绝对安全。”
“另外,众所周知,粮食产量通常可以满足一年的需求,比如今年10月丰收的粮食可以一直供百姓吃到明年10月,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吃的还是去年丰收的粮食,而今年夏粮丰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再加上我国粮食储备量一直非常大,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应该无需担心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网民担心食品安全的另一个原因是北部和东部一些省份的玉米价格急剧上涨。周日中国媒体报道称,吉林省玉米价格为每吨2250-2260元,山东省玉米价格超过2600元。自二月份以来,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上涨20%以上。
网民马上将这与作物歉收以及与美贸易关系紧张联系在了一起,后者让粮食出口变得愈发困难。
不过,中国分析人士呼吁需要对事实和出口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研究。他们通过一些不道德的企业家对市场的投机活动来解释价格上涨。因为毕竟全国范围内并未发生价格上涨。
的确,如果看一下数字,对局势就会有个较明确的认识。中国海关总署7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玉米进口同比增长23%,达到88万吨;今年1至6月份的进口量为366万吨,同比增长17.6%。同时,根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7月14日中国从美国订购了26年来创纪录数量的玉米,为176万吨。预计于2020/21 销售年度(9月1日开始)开始付运。
除此之外,此前有报道称,中国今年夏季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168万吨(2634亿斤),比2019年增加75.6万吨(15.1亿斤),增长0.6%。
沈群教授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只是基于这些视频就下结论。她说:“粮库中的粮食若是变质,无疑是需要更换的。至于更换的标准,比如多长时间或者变质率达到多少,还要看收储库点的具体安排。另外,粮食收购后通常会直接入库,虽然也会进行水分等测试,但是一般是带有杂质的。而粮食加工和粮食入库又是两回事,加工之前需要经过初筛、精选等一系列的除杂过程,随后还有色选、去除霉变粒等操作,所以原料问题不能代表食品安全会出现问题。现在只是粮食还没有加工,把它在仓库放着而已。对于消费者而言,入库的粮食不等于直接入口的食物。”
沈群指出,“中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 所以国家层面是不可能忽略粮食安全问题的。其次国家也有出台相关政策,即粮食总体自给率长期要保持在80%以上,其中小麦、水稻两大口粮更要保证绝对安全。”
“另外,众所周知,粮食产量通常可以满足一年的需求,比如今年10月丰收的粮食可以一直供百姓吃到明年10月,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吃的还是去年丰收的粮食,而今年夏粮丰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再加上我国粮食储备量一直非常大,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应该无需担心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网民担心食品安全的另一个原因是北部和东部一些省份的玉米价格急剧上涨。周日中国媒体报道称,吉林省玉米价格为每吨2250-2260元,山东省玉米价格超过2600元。自二月份以来,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上涨20%以上。
网民马上将这与作物歉收以及与美贸易关系紧张联系在了一起,后者让粮食出口变得愈发困难。
不过,中国分析人士呼吁需要对事实和出口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研究。他们通过一些不道德的企业家对市场的投机活动来解释价格上涨。因为毕竟全国范围内并未发生价格上涨。
的确,如果看一下数字,对局势就会有个较明确的认识。中国海关总署7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玉米进口同比增长23%,达到88万吨;今年1至6月份的进口量为366万吨,同比增长17.6%。同时,根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7月14日中国从美国订购了26年来创纪录数量的玉米,为176万吨。预计于2020/21 销售年度(9月1日开始)开始付运。
除此之外,此前有报道称,中国今年夏季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168万吨(2634亿斤),比2019年增加75.6万吨(15.1亿斤),增长0.6%。
这还不包括9月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