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00604/1031574056.html
睡前玩手机或致抑郁:中国教授薛天团队首次揭示 “蓝光致郁”的神经环路
睡前玩手机或致抑郁:中国教授薛天团队首次揭示 “蓝光致郁”的神经环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据雷锋网消息,一项6 月 1 日发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的研究指出,夜间蓝光光照的增加会影响大脑特定的神经环路,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2020年6月4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0-06-04T12:27+0800
2020-06-04T12:27+0800
2021-12-21T16:25+0800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058/72/1030587281_0:20:3139:1795_1920x0_80_0_0_6f75adc0431bf451161e788752731347.jpg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0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103058/72/1030587281_0:0:3139:1973_1920x0_80_0_0_7a533b35760d519a8c1bf1b67f70d399.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社会
睡前玩手机或致抑郁:中国教授薛天团队首次揭示 “蓝光致郁”的神经环路
2020年6月4日, 12:27 (更新: 2021年12月21日, 16:25) 据雷锋网消息,一项6 月 1 日发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的研究指出,夜间蓝光光照的增加会影响大脑特定的神经环路,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研究题为 “A circadian rhythm-gated subcortical pathway for nighttime-light-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mice”,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和合肥学院赵欢团队主导。
研究人员构建了夜间光干扰模型(LAN,light at night)模拟不正常的光照模式,连续三周在 21:00—23:00 对小鼠进行蓝光照射。结果发现,在没有打破生活习性的前提下,小鼠,变抑郁了。在强制游泳实验中,小鼠不爱动了,积极性明显下降。甚至于,小鼠对糖水都不太爱了,快乐水都不能让小鼠变快乐了。而后,研究人员取消了蓝光照射,但小鼠在长达三周的时间里依然处于抑郁状态,并无马上恢复原样。
尽管该研究目前仅在小鼠实验中得到验证,是否能推导至人类还存疑。但该神经环路的发现对目前现实生活中存在过度夜间照明而影响心理健康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其中,就包含了手机蓝光。睡前刷手机,已逐渐成为大部分当代人入睡前的常规操作,其必要性如同睡前需要刷牙那般。不过,这一习惯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危害。
比如,视力受损、作息不规律、皮肤变差、手指麻木、颈部慢性劳损,以及前文提及的可能导致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