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首都长官选举后,有关东南亚地区政治认同的辩论再掀高潮。当然,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在选举中全胜也是一面之词。但重要的是,社会因认同感差异而出现极化确实起到了作用。当数以万计的人走上街头,而社会活动家不断诉说“外人”要当政的定论,其结果,选民肯定要支持“自己人”。
其实,这种方法在其它国家也并非罕见。比如在柬埔寨,反对派救国党经常使用的战略是以反越南情绪来构建自己的平台。然而,伊斯兰认同感却让观察家们感到忧虑。个中原因并非在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要好于其它原教旨主义。其差别首先是伊斯兰极端组织拥有庞大的国际网络。他们活动的目标是武力夺权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采用极端方式全面垄断政权。
鉴于此,在东南亚国家,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伊斯兰认同感不可避免地给极端主义创造土壤。即使当地政治家不以此为目标也是这样。需谨慎对待的是,目前的执政党“国阵”和其“永久”联盟“巫统”,在腐败背景下,面临的是2017年大选失分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总理纳吉布·拉扎克或将利用马来西亚伊斯兰主义的认同感来巩固政权。一些人指出,这种情况已经存在。要知道,目前正在公开辩论是否为伊斯兰宗教法庭扩大权力,使其有可能拥有近30年的刑期判决权。
纳吉布总理针对缅甸若开邦少数罗兴亚穆斯林面临不幸所发表的言词厉句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各通讯社、国际和人权组织在继续公布缅甸武装力量所进行的恐怖报复行动。但要知道,这些行动是在若开邦罗兴亚人拯救军在沙特成立后才开始的。
在东南亚地区,需厘清政治运动和保护穆斯林利益之间的差别。同时,也要看清试图将穆斯林规则引入社会、崇尚暴力的极端团伙。问题在于,任何一种政治和宗教认同感,都具有把社会搞乱的特性。也就是说,在这种条件下,极端主义分子常常会走上“前台”。
世界经济处于严重状态:增速降低、贸易减少,东南亚地区还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对很多国家来说,还要面对克服贫困、从发展陷阱中走出以及社会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和改变增长模式的问题。在此条件下,在居民中赢得政治支持像解释国家政策一样正变得越来越不容易。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在认同感方面下注,其中就包括宗教的、或者民族的。然而,从长期角度看,简单的方法却并非总是正确的。
英国退欧全面公决中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及特朗普登上美国总统宝座,都迫使观察家们审视全世界各种煽动性运动不断增长的原因。当然,欧洲右翼力量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我们在东南亚看到的是,这里的族裔和宗教团伙,恰恰适合政治家们在选民认同感上做文章。就此,他们可以构建自己的平台。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台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