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是否能确认中国访澳游客出现下降趋势"等提问 ,中国康辉旅游集团澳新定制部经理卫嘉向卫星通讯社作出书面答复。
记者:是否可以确认这种下降趋势?
卫嘉:我们将赴澳旅游分为ADS团队和个人旅行两类,从我社的澳洲ADS旅游签证申请数量来看,的确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个人旅游签证的申请数量并无明显变化。
记者:是否有关于澳大利亚旅游的统计数据,包括即将来临的黄金周期间,赴澳游客数量是在增长还是下降?
卫嘉:暂无具体数字,我们在等待澳大利亚移民局给出官方数字。今年是我国建国70年大庆,大多数消费者更希望在十一之后选择短线产品出行,因此我们也未将澳洲长线作为十一假期的重点产品。
记者:通常这种出境长途旅行都需提前计划,请问明年的旅游产品销售地如何?
卫嘉:我国消费者与欧美不同,尤其我国北方的消费者不会提前3-4个月做出游准备,现阶段仍在准备产品和策划销售,预计十一国庆节后陆续上架开始销售。从现在的单团咨询情况来看,单团定制游的需求会高过传统跟团游。
其实,中国前往澳大利亚的个人游和团队游数量最终取决于澳大利亚对中国公民的吸引力。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费晟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书面采访时指出,从一些角度说,是澳大利亚自己导致中国游客和留学生对其兴趣降低。
费晟: 第一:中澳关系经过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和积累,游客和留学流量达到一定高度后,增速放缓并不奇怪。比如对中国人来说,澳大利亚景点的新鲜度在下降。
第二: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变高,中国游客与留学生的选择余地也更多样化了。
第三:澳大利亚收紧移民政策,使得很多留学生家庭通过留学寻找移民机会的动力下降了,而大部分留澳学生是进入学制短、理论难度较低但偏向应用的会计、营销、工程类的学科,这类海归学历在国内就业市场已经没有特别的变现优势。
第四:很小程度上的,跟澳大利亚民粹思潮的反华、染红宣传有关系,导致部分学生和游客不愿意前往澳大利亚,但是另一方面看,各种媒体放大渲染澳大利亚的恐中反华事件,以吸引眼球,也造成消极影响。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达14972万人次,较此前一年增加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