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额201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955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印度对华逆差为574亿美元,据预计,这个问题应该在本周的北京谈判中得到讨论,但谈判将不会举行。印度工业与贸易部长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因出席议会会议而无法前往北京。相应地,他也不参加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部长谈判,这些谈判于8月2日至3日之间在北京举行,代表印度出席的是工业与贸易部秘书(副部级)阿努普·瓦德万(Anup Wadhawan)。
印度对在今年年底前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主张极为谨慎。印度工业界存在严重的担忧,认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条件下中国廉价商品将涌往印度,而在16国自由贸易区内无人需要印度的服务。观察员们认为,印度工业与贸易部长缺席即将首次以类似规格举行的北京谈判,可能令新协定前景黯淡。这份新协定涵盖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左右和将近一半的地球人口。据推测,中国作为这项协定的关键倡议国,为了顺利推进谈判马拉松,可能提出让步,其中包括对印度商品征收更低税率。
不管怎样,中国外长王毅1日在曼谷谈判中让印度同行了解,中国做好了在发展经济合作时最大限度地平衡双方利益的准备。在此情况下,王毅表示,希望印方为中国在印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采访时称,中印对彼此市场行情不够了解是寻找兴趣平衡的重要问题之一。
郁龙余: ”中国目前是印度最大的市场,印度对中国来说也是前途非常远大的一个市场和投资地,我想关于这一点双方之间都有共识。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印双方都没有为迅速地开发这个市场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我们总是想去发展、去赚钱,但是如何发展、如何赚钱,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除了需要先进的技术外,也要求中国公司对当地的社会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当地的文化、哲学、宗教等等,许多层面都需要将理论结合到当地具体的人和事情上。由于事前缺乏充足的准备,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摩擦和问题,因此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的。”
郁龙余认为,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才刚刚启动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因此需要时间来完善中国公司在其间经营的市场环境。
郁龙余: “中国有很多实力强大的企业都愿意到印度去投资、去发展,当他们遇到瓶颈的时候,有时也会前来向我们寻求帮助。可以看出造成他们遇到瓶颈的一个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文化差异,即对印度的文化习俗、对印度人的脾气秉性缺乏了解,所以在和印度人打交道时,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管理方面。我觉得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理论上把握印度是第一步,但是往下就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地去逐一解决遇到的难题,这样才能真正彻底地把问题解决。此外还有一个公司本身较为容易感觉到的原因就是相关政策的不配套、不完善。在这方面中印双方都有缺陷,但是以印度为主。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来,与世界各个国家打交道,在这一过程里中国的政策在逐渐地完善,目前基本上能够满足对外的需求。然而碰到印度这个情况特殊的国家,就还需要进一步地去改善政策,我想在这方面中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印度现在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所以对印度来讲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功课需要做、许多路需要走。”
印度新任驻华大使苏杰生表示,当前印中关系处于重要时刻,莫迪总理期待在新的任期推动印中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印方看好双方经济合作前景,愿同中方扩大共同利益,深化务实合作。在5G问题上,印方将根据本国利益,独立自主做出决定。印方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持积极态度,愿积极参与,实现互利共赢。
专家们认为,中印在第三国市场上的合作可能为伙伴们提供了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额外机会。中国公司对印度初创企业市场的投资突破说明双方存在开辟新合作平台的潜力。按照总部设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钦奈(Chennai)市的金融市场研究公司风险情报公司(Venture Intelligence)的数据,中国公司2018年向印度初创企业投资约25亿美元。今年中国向印度初创企业的投资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个行业的交易数量从2013年的1宗增加到了2018年的27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