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时报》指出,印中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举行会晤是在洞朗边界地区形势恶化后的第一次。印度《经济时报》则认为,双方也有可能没有讨论该地区的紧张问题。他们只是讨论了各种增强互信的措施,包括两国边境部门工作人员如何进行有效地协调。
印度《每日星报》就此写道,有关边界调节问题的预防性措施是双方利益的基础。该报援引双方的最后声明报道称,会晤是积极的。他们集中精力探讨在两国间发展领域如何发挥出更紧密合作的全部潜力。
他说:“印度和中国一样,早就感到有必要改善关系。领土纠纷很难解决。但可以明显看到有降低边界地区紧张的愿望,以及两国关系中的尖锐争议。”
这位俄罗斯专家认为,印度甚至拒绝讨论自己参与“一带一路”的问题,在国际舞台上实际上孤立了自己。新德里没有参加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现在仍还反对参与其中。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库马尔在杨洁篪同多瓦尔会晤前夕证实了这一点。库马尔人说,这一倡议的实施,不应侵犯某一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印度批评“一带一路”倡议,因为该倡议中的一个主要基础设施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经过印度认为属于本国领土的地区。
独联体国家研究所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叶夫谢耶夫认为,很难期待印度民族主义政府会对中国做出某些妥协。
他说:“这倒并不意味着,双方将处于战争边缘,但关系仍非常紧张。例如,不久前边界地区局势出现的恶化——印度不打算退让。印度批评中巴经济走廊。从这一点看,暂时印中冲突水平在印度加入上合组织后不会降低。这或许会增加决定通过的难度。这里也有美国因素,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近几个月有所改善。”
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是2017年的国际大事之一。许多观察家就此预测,上合组织可以帮助中印改善关系,其中就包括帮助印度克服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偏见。
印度对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明显提升感到不安。2017年似乎印度变得更加警觉,其中包括对中国外交在印度洋的明显活跃。美国试图借助印度遏制中国。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不久前访印时就曾试图解决这个任务。总的来看,建立美印日澳军事政治四角关系机制,就是服从于这个目的。该机制于2017年秋启动,已经获得了“亚洲北约”的标签。大多数观察家认为,该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抵制中国在亚洲主导地位日益增长的趋势。就此有猜测称,不久前印度同新加坡签署的海军协议有可能成为这一机制中的一环。根据该协议,印度军舰在停靠有美国海军驻扎的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时可获得该基地提供的物流支持和燃料补给服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塔季扬娜·绍米杨认为,印度这样做,显然是对中国活动加强做出的反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太平洋研究中心研究员沈世顺认为,增强互信将是明年中印不得不解决的主要问题。
沈世顺说:“增进互信牵涉到很多方面,但是军事合作我们必认为是深化互信的重要方面。前不久发生了中印对峙事件,另外还有一些边界问题悬而未决,这个时候双方应经过协商,启动谈判程序,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两国不搞对抗,因为我们认为,互利共赢合作是目前的潮流。当然,印度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应体会到,中国尤其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采取睦邻友好政策,与很多周边国家关系都很好。近年来,两国关系容易出问题的一个是和日本,一个是和印度,以前与越南也有一些边界上的摩擦,而现在中越关系也已经走上了正轨,尽管两国仍有一些海上边界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两国关系正在改善。中国与印度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中国目前在一心一意地搞建设,在国际上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实现互利共赢,印度在这方面态度不是太积极,但中国这个倡议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应该说对印度也是有利的。中国非常重视和印度这样一个大国改善关系,中印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始国,更应该在外交上很好地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解决彼此争端。我觉得,深化互信应该是方方面面的,但军事领域的合作我认为是最典型的,是最能看到两国关系是否深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