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德国作为表达欧洲对全球变化反应的平台不足为奇。 6月德国将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7月将领导欧盟理事会。何塞·博雷利就此指出,德国上一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是在2007年,曾帮助欧洲在欧盟改革上找到政治妥协,即用《里斯本条约》取代了尚未生效的《欧盟宪法》。何塞·博雷利强调,布鲁塞尔希望德国领导欧洲度过当前危机,以确保欧洲在危机过后更加强大。
他尤其对计划于今年秋天在莱比锡举行的中欧峰会寄予厚望。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希望依靠中德关系的独特性来建立未来欧中关系。
他认为,欧中双边关系应建立在信任、透明和互惠的基础之上。虽然今天的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但是仍有机会。这位欧洲政治家指出,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需要集体纪律。
这位欧盟首席外交官在讲话提出了欧盟对华关系的一个走向。博雷利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领导者的世界中”。他指出,当前的这场流行病是几十年来第一次美国没有发挥领导作用的严重危机。他同时表示,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它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法国研究中心主任尤里·鲁宾斯基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根本不可能不承认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日益增长的作用。这很明显。因此欧洲外交事务负责人不过是指出了这个公认的事实,”
中国在世界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进一步支持了分析家们的预测,即21世纪是亚洲世纪,它将取代20世纪,即美国世纪。何塞·博雷利将大流行病称为这种过渡过程中的转折点。但他承认,“我们到处都可看到竞争加剧,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欧盟面临选择一方或另一方的压力越来越大。博雷利强调,欧盟应该遵循自己的利益和价值观,避免成为一方或另一方的工具。
时事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强调,何塞•博雷利·丰特列斯指出了欧盟未来选边站队时可能考虑的优先方向。周戎专家说:
“需要强调的是,丰特列斯并不支持美国,没有根据中美贸易战或政治对立而选边站队。他的想法代表了欧洲国家的普遍心态,希望中国能够更加透明,欧洲国家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班列问题上获益更多。丰特列斯认为整个亚洲正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的重心。依据就是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四国的GDP总和已经超过美国,而美国的GDP又超过了欧洲,因此在世界经济体三大板块中亚洲的分量已经开始凸显。这侧面表明丰特列斯对亚洲的重视程度与以往不同,整个欧洲都正在关注亚洲的崛起,同时也有一些担忧。而且在中、日、印、韩四国中,中国的GDP又超越了其他三国总和,因此欧洲更加担心中国异军突起。他们并不害怕亚洲的崛起,只是希望崛起的是那些与欧洲价值观相似的亚洲国家,所以在心态上欧洲国家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另外,欧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尤其是中欧班列方面,属于受益者。因此他们也会考虑若是对中国打压过大,欧洲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博雷利认为,欧盟需要建立更可靠的对华战略,为此需要改善欧洲与亚洲其他“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加大对印度、日本、韩国等国的投入。
周戎专家认为,布鲁塞尔在制定其亚洲战略时将更注重差异化方法。周戎说:“当前欧洲国家将亚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另一部分则是他们认同的民主国家日本、韩国和印度。因此欧洲一方面要拉拢日韩印,另一方面也要对中国采取更强有力的施压战略。我想这就是丰特列斯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欧洲政治家的心态。他甚至认为中国对欧洲的策略是逐个击破,通过双边抗疫对话或者外交,逐渐分化欧洲,使欧洲对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立场。”
尤里·鲁宾斯基专家预测,在亚洲和美国之间,主要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欧洲人的选择将是漫长而痛苦的。他说:
“美国要求欧洲人在对华关系上与美国人保持一致。考虑到英国退欧,欧盟是否准备好在这场对抗中与美国站在一边?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布鲁塞尔和欧盟主要大国——法国和德国——似乎在对华关系上寻找与美国人的共同语言,但并没有完全自动牺牲他们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的所有利益。这种兴趣是巨大的,考虑到中国在欧洲的存在以及中国市场中欧洲份额的增长。总的来说,对于欧盟来说,这种选择将是相当困难而痛苦的。我个人看不到绝对的选边站——或站在美国一边,或站在中国一边,因为这样一来,欧洲人实际上必须承认自己是美国的附庸。这种选择并不符合整个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尤其是由于中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欧盟也承认这一点。”
在表示对中国崛起敬意的同时,这位欧洲外交事务负责人指出,中国的政策在欧洲人中引起许多疑问和恐惧。他提醒道,现在人们喜欢谈论正在接近修昔底德陷阱,并表示希望事实并非如此。博雷利的此番表态似乎是欧盟对与中国建立平等和公正关系的建设性态度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