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公布了此次评价的标准,例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等,但居住在这十座幸福城市的普通市民却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记者跟官方标准并不完全一致的答案。
长沙市民肖女士说:最幸福城市
长沙市民肖女士说:最幸福城市
“长沙是一座娱乐城市,居民收入一般,但房价相对其他省会城市来说偏低,而且基础设施齐全。市民很会享受生活,酒吧很多,而且吃的方面非常好,遍地都是好吃的饭馆,随便挑一家餐馆很好吃,而且吃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实惠。因此,总的来说,居民幸福感比较高。”
生活在成都的姜女士说:
“成都人民性格比较和缓、包容,气候也很舒服,所以总体而言就是舒适、宜居。”
关于受访者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表示认同,他认为受访者表达出的这些幸福感的来源总结起来就是舒适,而舒适是构成幸福感最重要的元素。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付晓东教授进一步解释称:“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每个城市的基本条件,特别是硬件部分都已经很接近了,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但是,在硬件设施建成之后,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感受。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往往缺乏。而且大城市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尽管发达,但却面临因为因城市过大而导致的出行时间成本过高,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医疗、教育条件虽然不错,但挂号难、上好学校很难,因此很难称之为‘舒适’。”
对此,北京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生活在北京、上海意味着竞争和拼搏,对大多数人而言,竞争感天然地与幸福感相悖,所以无论客观生活资源如何优越,都难抵销主观上幸福感的丧失。”
如果根据新华网公布的标准,那么北京、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拥有最先进的硬件设施以及最丰富的资源,应该可以名列前茅,但最终却无缘成为“最幸福城市”。因此,根据受访者的感受和专家们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幸福感应该与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有关,但却并不代表高标准地满足这些要求就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在基本生活条件满足后,幸福更多地与人们的内心感受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