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不想与中国彻底脱钩

© AFP 2023 / JOHN MACDOUGALL德国不想与中国彻底脱钩
德国不想与中国彻底脱钩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9.08.2023
关注
德国政府公布了本国现代史上第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柏林将怎样在对抗与伙伴之间找到中间立场,是我们今天的《俄罗斯媒体看中国》节目中的首个话题。
7月德国政府提出了本国第一个对华外交政策战略。《专家》杂志同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阿尔乔姆·索科洛夫一起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分析。索科洛夫指出,德国早在2019年就已开始计划制定对华战略,并在社会民主党联邦议院选举获胜后加快了这一进程。该文件指出,德国愿意与布鲁塞尔和欧洲伙伴协调其政策,因此很难说其内容与欧洲对华关系的共同目标相矛盾。德中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三个维度——合作、竞争、系统性竞争——是贯穿德国对华战略文件的红线。尽管柏林设法把重点放在后两个问题上,但现政权有一个共识,即与中国全面脱钩是不可能的,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阿尔乔姆·索科洛夫指出,这份文件的反华言论有可能会进一步严厉。这与其说与柏林的立场有关,不如说是与华盛顿的立场有关。德中关系的走向越来越受到美中关系发展的左右。如果说以前德国在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对话中保留了很大的自主权的华,那么现在一切变了。朔尔茨政府提出了“时代转折”的概念,意味是要加强跨大西洋关系。由此可见,柏林在对中俄关系的外交政策自主权会越来越小。阿尔乔姆·索科洛夫专家最后写道,由于美中关系暂时还没有改善的迹象,因此我们也不会看到德中关系会有什么改善,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会改善。
信息图:世界最大经济体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4.08.2023
多媒体
世界最大经济体
8月2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倾倒用于福岛一号核电站冷却水后,中国海关总署已宣布禁止从日本进口所有海产品。 《Vedomosti》报纸采访了两位专家对这一决定有何依据的看法。 行业资源 《Atominfo》 编辑亚历山大·乌瓦罗夫解释说,普遍的问题不是日本排放含氚水,而是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 尽管日方保证,排放计划是安全的,但谁也保证不了所有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持续正常工作。实际上排放完全由日方控制,即对2011年福岛一号核电站事故负责的公司。于是产生一个问题:日本是否能够完成其计划。这位俄罗斯专家相信可以将氚安全地排放到海洋中,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然而,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方研究系主任德米特里·斯特列尔佐夫则认为,禁止日本海鲜进口中国将对日本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但未必是是灾难性的,因为海鲜出口中国并不被日本看作经济的优先部门。德米特里·斯特列佐夫指出,总的来说,日本对全球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反应非常敏感。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东方研究学院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表示,中国禁止进口的决定也是出于对环境的考虑,而非政治考虑。他说,中国最近几周一直在抗议日本的这一决定。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北京方面表达高度不满并不奇怪,因为倾倒受污染水域的后果会直接影响到中国,使本国海洋资源面临风险。
日本“福岛”核电站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4.08.2023
日本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时同意增加本币结算,继续加强银行间联系。此前在该机制框架内形成了储备货币池。这是增加本币贸易的第一步。RT频道网站与专家一起探讨了将这一设想转化为现实的前景。俄罗斯联邦总统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机构和金融市场分析实验室负责人亚历山大·阿布拉莫夫向RT解释说,对金砖国家来说,采用本国支付系统是明智的,而从长远来看将采用机制内部交易的单独货币。这将加速并促进相互间结算问题,并保护他们免受制裁风险。但是,尽管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努力扩大本国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但美元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结算单位。如果金砖国家专注发展自己的金融工具,这也将有助于国际结算的去美元化。 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干事兼金砖国家机制商业委员会成员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表示,扩大该机制的成员数量有助于促进金砖国家金融和支付基础设施更加积极的发展。
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2.08.2023
为什么都想成为金砖国家?
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商加强了在原料转售市场的地位。分析师谢尔盖·马努科夫在为《专家》杂志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公司正在大力销售过剩天然气,并开始与壳牌、英国石油公司、挪威Equinor和道达尔等贸易商竞争。据国际能源署称,这些中国公司因得益于这些进口商,去年的市场规模翻了一番,达到 4500 亿美元。中国进口商的天然气采购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底,与卡塔尔和美国天然气公司的长期合同数量增加了近50%,合同总量高达4000万吨每年液化气。今天他们不仅计划增加交货量,还希望扩大供应商名单。预计中石油、中石化、中化集团和中海油将在不久的将来会从净进口商转变为液化天然气市场名副其实的参与者。预计到2026年中国企业长期天然气合同量将超过每年1亿吨液化天然气。据咨询公司 Poten & Partners 称,今年的供应量将达到约 800 万吨。虽然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是1亿吨也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但其自身产量的增长以及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供应的增加将导致过剩,进口商自然可以通过出售来获利。可见,中国因此有可能成为东南亚、韩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季节性天然气出口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不对转载自俄罗斯媒体的信息负责)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