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加强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欧洲方向

© REUTERS习近平主席加强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欧洲方向
习近平主席加强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欧洲方向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6月17-21日对塞尔维亚和波兰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国领导人本年度第二次出访中东欧。 3月底,习主席曾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此次欧洲之行是中国领导人32年以来首次出访贝尔格莱德,也是最近16年来首次出访华沙。此前,中国领导人最后一次访问布拉格的时间要定格到67年前。

通过此次出访可以看出中国意图明确,那就是加强其欧洲外交方向,提高"中国 — 中东欧合作机制"在欧洲合作伙伴心中的价值。去年11月在中东欧苏州峰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承诺提供10亿美元贷款和3亿美元的双边合作专项投资基金。中国有意建立人民币基金,以便降低欧元和美元汇率动荡的风险及货币相互兑换时产生的商务费用。预计,习近平将在贝尔格莱德和华沙同塞尔维亚和波兰的合作伙伴确定后者参与投资的形式。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经济研究部门负责人阿纳托利·巴让诺夫认为,欧洲伙伴在这方面不会有什么特殊问题:

东欧和中欧不会给中国投资设置特殊障碍。除非金融领域遭遇竞争,因为该领域已经被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大型银行所占领 。至于建设新企业这个问题,我不认为中国会有什么困难。但说道如何对现有企业进行投资、兼并和收购,那么,不同国家可能会对中国投资给出不同评估和不同的投资政策。一般来说,这些国家因目前自身所处状况,准备接受任何投资。

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研究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对16 +1模式的投资合作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体上来看,中东欧非常高兴接受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的中国资金。这不是礼物,也不是中国的赞助。究其实质而言,这是中国企业向境外的迁移。依我看,这个区域是目前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它没有拥有大量财政资源,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国让步。中国正在欧洲创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拓宽初始平台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昕谈到了欧洲在中国经济外交中的作用:

张昕: 第一,历史上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在外交层面就有很好的合作关系,这是一种历史传承。第二,中东欧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日渐活跃的对外关系拓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为中国目前"一带一路"建设起点在中国,终点很大一部分是在西欧,中间地带是中东欧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在建设新时代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中东欧国家是很重要的枢纽。习主席此次访问中东欧国家也体现了中国对这些国家在建设新时代丝绸之路方面给予了新的重视。第三,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模式很有特色。比如一些中东欧国家人口、面积都不是很大,但是产业机构上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能够为中国提供一些较大发达国家所不能提供的商业、经济方面的经验。

正在以中国16+1的投资模式实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这是中国丝绸之路建设的首创。其中一个项目是通过铺设铁路和公路来创建物流走廊,打通从地中海比雷埃夫斯港口到多瑙河流域的通道。专家们认为,这将是习主席贝尔格莱德会谈的一个重要主题。

今年1月,中国中远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中标,成为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控股权的所有者。中国对比雷埃夫斯-多瑙河整个物流走廊具有了监控权,以此为背景,习主席的贝尔格莱德会谈会更容易巩固中国在这个项目中的领导地位。

预计,中国加强自身在波罗的海的存在将是习近平波兰会谈的议题之一。更何况波兰的邻国--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正准备允许中国资本和中国公司进入,以便实现其港口设施的现代化。波兰的另一个邻国--捷克,已于3月在布拉格同习近平主席讨论了在捷克境内建设连接多瑙河、奥得河和易北河的运河网的可能性。捷克总统泽曼建议通过运河网连接黑海、波罗的海和北海。波兰是否能成为欧洲中心崭新物流走廊的一部分,它能给中国提供什么,习主席经济团队的此次华沙会谈将会给大家揭晓这一谜底。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