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俄教育参赞:中俄教育合作卓有成效

关注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俄暨俄罗斯“中国年”正式开幕前夕,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裴玉芳就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中国留俄学生的有关问题接受了俄新网特约记者刘乾和刘左元的专访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俄暨俄罗斯"中国年"正式开幕前夕,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裴玉芳就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中国留俄学生的有关问题接受了俄新网特约记者刘乾和刘左元的专访。

记者: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国家年"活动的举行,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的合作。请您评价一下中俄两国教育合作的发展状况,您如何看待这种合作的发展前景?

裴玉芳:中俄(苏)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历史很久了。一般来说,从新中国成立,我们开始派遣骨干和知识分子来前苏联学习工业和农业等学科,当时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很多经验。50年代大批的留苏学生回国后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中苏关系恶化后,合作一度中断。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两国关系好转,合作逐渐恢复,当时的留苏学生以公派生为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市场对外开放。中国学生赴俄留学的人数有所增加,留俄学生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通过自费渠道留俄的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90%以上。

随着两国合作的全面和深化,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懂专业、又懂对方国语言的高层次人才。现在,中国国内和俄罗斯都缺少这种复合型专业人才。这种高层次人才质和量的提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改革开放后,我们和欧美国家人员学术交流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中俄之间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复合型人才人才积累培养的阶段。

中俄两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特别是2000年中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合作委员会成立以来,人文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目前,该委员会中方主席是陈至立国务委员,俄方主席是茹科夫副总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以及下设的教育合作分委会的成立,对两国在教育交流合作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合作高层磋商机制规范化了,分委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检查上一年的工作,提出下一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的任务和要求。这些年来,两国在政府层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甚至中小学等都开展了广泛有效的合作,这些措施为加深中俄两国人民、两国大中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的友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教育分委会中方秘书处设立在中国教育部,俄方秘书处设在俄罗斯教育署。教育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将于"中国年"开幕式期间举行。

记者: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在"国家年"框架内,教育领域有哪些具体的活动会举行?

裴玉芳:根据目前的计划,2007年中俄双方在教育领域将要举办多项活动。

今年9月教育界将会举办多项重要活动。首先是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地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展。两国每年轮流举办的高等教育展始于2001年。两国互相提供教育服务,让广大民众了解对方国家的教育现状,举办教育展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去年俄罗斯教育展在中国成功举行,今年9月份中国教育展将在"中国年"框架内于俄罗斯举办。另外一项重要活动是中俄大学生艺术节。今年计划派100人左右的大学生艺术团到俄罗斯四个城市巡回演出,时间也在9月份。在教育管理层面,去年首次在中国的"俄罗斯年"框架内举办了"中俄重点大学校长论坛",双方各有十所大学校长参加,探讨教育现代化问题。今年将会在莫斯科举办第二届"中俄重点大学校长论坛"。

俄罗斯近些年出现了汉语热,汉语人才供不应求,懂汉语的学生就业形势很好。据我们了解,全俄罗斯的汉语教学点已经由2002年统计的40多个增加到了100多个。使馆教育处对新开设的汉语教学点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推动俄罗斯汉语教学和孔子学院的建设。到现在为止,俄罗斯已经正式成立了4所孔子学院。远东国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已经正式挂牌,另外三所也都已经签字,它们分别是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和伊尔库茨克大学。另外还有十多所大学正在在申请成立孔子学院和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我们正在对一些协议的文稿进行修改。这些活动尽管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也使我们常常感到有压力,但是,看到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我们更多的是对此感到欣慰。

在俄罗斯的"中国年"期间,双方还计划在俄罗斯全国有条件的城市举办汉语比赛,各地的优胜者最后将集中在莫斯科举行决赛。目前,俄罗斯的"汉语桥"比赛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俄罗斯的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这几年搞的更是有声有色。

今年另外一项特色活动就是中学生冬、夏令营,这也是中俄"国家年"框架内教育领域组织的重要活动。今年2月,50名俄罗斯教师和学生赴中国参加了冬令营活动。他们在北京和三亚进行了旅游和参观,同中国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个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今年夏天7、8月份,中国的中小学生将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来参加夏令营活动。两国中小学生进行交流意义深远,青少年间的交流能为两国长远的友谊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记者:近十年来,留俄的中国学生增长非常迅速。请您介绍一下俄罗斯中国留学生的总体情况。包括目前各类留学生的比例、以及未来的发展等。

裴玉芳:苏联解体前,主要是通过国家渠道过来学习。90年代以后,民间层面发展非常迅猛,自费留学生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俄的各类中国留学生大约有一万三四千人,其中公费留学生的比例不足10%。

公费留学生多为学科带头人或者专业方面的骨干、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大学生、学校重点培养的骨干教师以及国家机关和企业派来进修的人员。自费留学生中,大学本科学生居多,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在俄学成回国的本科生占到70%。这几年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比例正在增加,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更多专业化和高层次的人才,尤其需要攻读俄罗斯的强项专业的人才。希望更多的学生在国内大学本科毕业后,来这边读研究生。因为国内基础教育还是比较好的。另外,大学本科毕业生过来读书,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较强,人生观、价值观也较成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环境。在俄罗斯比较宽松的科研氛围中读书,会有更多的发展和收获。

记者:对于俄罗斯大学来讲,如何吸引中国学生来俄罗斯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您认为中国学生选择俄罗斯学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裴玉芳:中国学生选择到俄罗斯留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没做过具体统计分析。但就一般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老一辈的留俄学生都有俄罗斯情节,他们愿意把孩子送回来学习。其次是俄罗斯在文化和其他方面的吸引力。有的同学考上了国内的大学,但也照样来俄罗斯留学。当然,从苏联解体后来看,来这么多同学,也有其他的因素。尽管这几年国内扩招,但我们国内民众对教育的需求还是很大,国内供不应求,学生就向海外流动,寻求提供教育的市场。这方面,俄罗斯有自身的优势。俄罗斯前几年学费低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素。

在选择具体的学校方面,我们从与学生交往中得知,学校的名气和所处的城市是留学生选择的主要标准。比如选择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留学或者选择知名高等学府。

俄罗斯的高等院校要想吸引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吸引优秀的学生前来就学,需要重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是所有高等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我们希望中国的留学生自尊自爱,严格约束自己,为国争光。同时也希望各大院校对中国留学生严格要求。

记者:据我们了解,留学俄罗斯的中国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您看来,哪些问题是比较迫切和普遍的?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裴玉芳:留俄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安全、健康和学习。

安全是个前提,这个问题在俄罗斯有其现实性。毕竟俄罗斯的环境和国内不同,我们的同学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安全第一,要求我们首先要遵纪守法,遵守校规,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遇到危险,要及时和使馆、学校、警察等部门联系,不要轻易搞"私了"、"花钱消灾"。如果遇到不法分子,要记住特征及时报案。

健康方面主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学生作息不规律,要注意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年轻人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要有年轻人的朝气。

在学业方面,首先是要过好语言关。俄语是世界上比较难学的语言之一。如果难以突破语言瓶颈,就很难全面领悟老师传授的内容。还有一个专业选择的问题。有些留学生选择专业比较盲目,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学什么好,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如果觉得不合适,要及时调整。我们希望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要努力学习,就会进步;只要用心学,学什么都有用。要及时调整心理,正确面对压力。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