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见证者:苏联解体25年后

© Sputnik / Alexander Vilf 苏联
苏联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鲍里斯·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列奥尼德·克拉夫楚克与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斯坦尼斯拉夫·舒什科维奇共同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郊外的别洛韦日原始森林签署了关于苏联解体及同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这份文件在历史上称为《别洛韦日协定》,以下是这一历史事件见证者的思考。

拉斐尔·波赫(Rafael Poch)在1988年至2002年之间担任西班牙《前锋报》(La Vanguardia)驻莫斯科记者。他回忆说,12月8日夜,苏联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但无人在红场上庆祝,也没有哭泣的人们。四顾茫然的感觉主宰了周遭的一切人。波赫在接受卫星新闻社采访时回忆说:

"这是令人忧郁和奇怪的一天。"对他来说,在这一历史时刻最重要的是"错过的机会"。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担任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的苏联可能最终"与冷战一起终结"为未来的和平开辟道路,"国际社会在未来将能够应对诸如全球变暖或贫富不均等全球性挑战"。

© Sputnik / Y. Ivanov别洛韦日丛林
别洛韦日丛林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别洛韦日丛林

赫补充说,"西方倾向于放弃这种机会,他们认为苏联作为大国解体是衰落的表现,应该利用这种衰落,突击进入单极世界的乌托邦"。他说,这导致"西方企图控制中东,而以灾难告终。西方还倾向于多极世界的强权,结果出现‘混乱的局面',应该对此负责的不是苏联,而是苏联的竞争对手们"。

苏联解体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波赫说,"没有人预料到解体"。他认为,只有外部势力才是苏联解体罪魁祸首的理论不太有说服力。按照他的看法,苏联之所以不复存在,首先是因为内因,其中包括艰难的社会经济状况。

很少有人对苏联解体漠不关心。据卫星新闻社在后苏联空间国家的调查结果,总体来说,中老年人对生活在一个国家有很重的情结。比如在俄罗斯:年轻人中有25%支持苏联、63%反对;中老年人中64%支持、28%反对。在白俄罗斯,有34%的年轻人支持,57%反对;而中老年人则有53%支持,28%反对。

在中亚国家,对苏联的怀旧者人数要比预期的少些。比如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前者青年一代中有35%支持苏联、56%反对,而中老年人当中有61%支持、27%反对。而在吉尔吉斯斯坦,青年人中有37%支持、48%反对,但中老年人当中有60%支持、30%反对。

© Sputnik认为前苏联生活好于解体后的受访者人数
认为前苏联生活好于解体后的受访者人数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认为前苏联生活好于解体后的受访者人数

社会学家们指出,生活越贫穷和艰难的人民,对苏联的怀旧情结就越深。当然,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越年长者,对那个时代的社会保障和富裕程度记得更清楚 (尽管苏联时期生活也不容易,但苏联解体后的生活状态不可比拟的更为艰难)。邻国、其中包括中国都在深入地研 究那个时代。中国严肃研究那个时代,试图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厘清苏联和共产党崩溃的原因。针对这个题目,已经书写了数十种著作和文章,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圆桌会议。主流结论是:苏共因严重脱离人民、枉顾期望与忧虑而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所展开的反腐攻势、试图复兴共产运动理想的原因之一也在于苏共的痛苦经验。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