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问题是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新冠疫情已经造成冲击,主要是对普通公民而言,其中许多人的收入下降幅度很大。由于采取了严格的抗疫措施,尤其是那些在小企业和服务行业(例如餐饮业或娱乐业)工作的人长期被迫休假。毫无疑问,面对疫情,应该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对待病毒不能有丝毫的妥协。另一方面,并非所有雇主都能在业务停顿的条件下还能给员工稳定地维持原有工资的水平。当然,中国应对疫情的速度比许多国家都快,经济和商业活动开始大幅复苏。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担心可能出现新一波感染传播。而且,事实证明,这一担忧不无理由。由于新的 德尔塔病毒的传播,中国的疫情再次恶化。共有 1600 多例感染病例,中国再次开始实施出行限制,并限制餐饮和服务业的工作。例如,在旅游旺季,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被迫建议所有旅行社暂停销售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旅游产品。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得部分旅游线路和产品。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指出的那样,所有这些无疑都会影响消费者活动,因为人们害怕新的 COVID-19 毒株,宁愿不再冒险,以便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垫”。黄卫平教授说: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自7月疫情从南京蔓延开后,确实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由于人们对德尔塔病毒的恐惧,此次对疫情的管理也比过去两次反弹要更加严格。而这实际上对餐饮、娱乐消费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暑假是亲子旅游的旺季。如果没有疫情,正常情况下今年暑假旅游应该是呈井喷式爆发。但是现在基本都被疫情挡住了,所以需求方面确实有相应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此次降准还是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是平衡内需的做法。另外,通常第三季度都是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高峰期,就具体的走向而言,我认为还可以再看一个月的情况。不过预计8月压力也不小。”
“去年7月中国已经复工复产,经济基本复苏。而当时世界则陷入疫情的冲击,多数处于居家隔离停工停产的状态。相比之下我们做得多,自然去年同期数据较好。今年世界各国逐步开始恢复生产生活,同时提出与病毒共存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与去年同期的数据是没有可比性的。另外,受疫情影响,当前海运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航线的价格翻番不止,每标箱甚至超过了两万美元。即使我国能够如期生产,但是运出也是困难重重。可以说疫情仍然是当下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
中国政府明白,由于新的不确定性,经济再次需要支持。本周中国央行通过中期借贷向经济注入 6000 亿元人民币。早些时候中国监管机构放宽了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要求。相关部门解释说,这应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创造额外的流动性。然而,中国不会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用流动性充斥经济”。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将利率保持在 0.00%-0.25% 的水平,在欧洲利率达到负值。在此背景下,由于证券收益率的利差,中国对国际投资者仍然具有吸引力。因此,尽管高盛、野村等国际投行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预测,但他们仍在努力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份额,并积极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其动机很明确:尽管中国面临经济困难,但人们相信世界第二经济体能够比许多其他国家更快更好地应对这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