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9月3日北京阅兵式

© REUTERS / Stringer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9月3日北京阅兵式
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9月3日北京阅兵式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关注
9月3日阅兵式非常值得关注。对于军事装备迷和中国历史研究者来说都是很有趣的话题,因为这是中国首次举行纪念抗战胜利的盛大阅兵式。 应卫星网请求,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洲学院副院长、历史学家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分享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中国早于其他国家卷入这场战争(1937年),战争死伤人数不少于苏联。 所以,这些年来对战争的记忆仍铭刻在心。然而,中国却从未举行胜利阅兵,这是为什么呢?

俄罗斯专家:中国是否会更加频繁地举行举行阅兵式?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罗斯专家:中国是否会更加频繁地举行阅兵式?
没有形成这个传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猜测。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一样同为这场战争的战胜国。 当时执政的是国民党政府,后来经过国内战争后,1949年国民党政府被推翻。显然,微妙的局势和需要重新评价国民党在战争中的作用,使得多年来不便举行大规模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中外评论家们认为,中国政府对诸多事件和二战成果的解释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在中美矛盾以及中国因南海问题与一些邻国发生摩擦的背景下, 举行阅兵式意在强调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可以看得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希望越来越多地参与解决所有全球性问题。第二个因素是,由于安倍晋三执行的政策,中日关系变得极其复杂。北京认为,安倍的政策会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与通常一样,如果挖得更深一些,就会发现很多细节。中日关系已经不止一年就像坐上“过山车”。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言辞和愤怒的示威。而且北京阅兵式很难说能吓得住东京。顺便说一句, 官方媒体的评论解释说,举行阅兵式的重点是提升抗战胜利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而不是针对日本政府更不是针对日本人民。

阅兵式是不是中国发挥新作用的象征?中国政治学家早就持有中国是“崛起的大国”的论调,但是阅兵式还是头一次举行。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关于二战胜利成果的讲话表明,中国不像美国新保守派所称的那样是“修正主义大国”。相反,北京希望维护目前的国际秩序。这个秩序的主要机构就是在二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

一些观察家们更倾向于认为,中国举行阅兵式是出于内部原因。 他们认为,习近平打算通过提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加强垂直领导权。此外,通过阅兵还有一个内部任务,即在面临复杂挑战的形势下团结中国人民。庆祝活动应该起到分散民众对复杂经济问题的注意力的作用。很难评价这种解释是否贴切,但这种动机是值得关注的。

阅兵式无疑也反映出中国目前对某些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评价。此前对 二十世纪30- 40年代所发生的事件的看法是,中国共产党是抗击日本侵略的“唯一的力量”,而国民党的立场实际上即便不是叛变也是妥协。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历史学界经历了巨大的蜕变。蒋介石政权的投降主义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便落入尘埃。如今,官方的提法是,国民党是抗战“主战场”的主要力量,而共产党主要负责敌后斗争。如今国共两党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得到了史学界的补充。在抗日战争进程中,双方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诚然,为打下伏笔,称“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领导力量”。

很难说,对现代史当然包括对抗战时期的重新评价会何去何从。但是现在已经很清楚,2015年9月3日的庆祝活动已经成为这个过程中一个鲜明的里程碑。


新闻时间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