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停火协议将分阶段实施,内容包括停火、交换被扣押人员、以军逐步从加沙地带撤离、流离失所居民返回加沙北部家园以及增加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等。声明还表示,卡塔尔、埃及、美国作为协议的担保国,其宗旨是保障协议的三个阶段得到充分执行。
马晓霖教授认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停火协议可以说经历了多次波折,因为过去双方的立场差距非常大。
他说:“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由于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迟迟无法回归,内塔尼亚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以色列让巴勒斯坦人以十倍百倍的生命付出了代价,但以色列失踪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同样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以色列政府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就哈马斯而言,这场战争无疑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即使巴勒斯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成功孤立了以色列,甚至使得以色列总理和前国防部长被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但总体上仍然得不偿失,来自内部的压力也非常大。”
协议的第一阶段要求释放33名以色列人质,以交换约1000名巴勒斯坦囚犯。以色列军队将撤至加沙地带边界,但目前仍留在边界内。从停战的第一天起,将增加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运送——每天600辆卡车,其中包括50辆装载燃料的卡车。巴勒斯坦人将收到20万顶帐篷和6万个活动房屋。
以色列媒体当地时间1月16日晚报道称,由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持要敲定加沙停火协议的所有细节,因此以安全内阁召开会议讨论停火协议的时间仍未能确定。此外,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当天称,如果内阁批准停火协议,他所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将退出政府。对此,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感到“震惊”,并警告说,多出一天的时间可能会导致协议的实施变得更加复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则表示,相信可以在周末(19日)结束前开始实施停火协议。
马晓霖表示,此次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短暂停火协议,相当于是双方在立场差距巨大且严重缺乏互信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个测试,尽管有卡塔尔、埃及和美国作为协议的担保国,但是协议依然存在流产的可能性。
他指出:“不过,能达成过渡性的临时协议终归是好事,接下来还要看实施的过程是否顺利。若是能以第一段顺利实施建立信任,推动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落实,包括让所有被扣押人员回归,让更多的人道主义救援进入加沙,让大量流离失所的人群能够有相对安定的住所,我认为这对双方而言都是利好。”
在停战的第16天,以色列和哈马斯承诺就协议的第二阶段展开谈判,谈判内容预计将包括释放剩余人质、永久停火和以色列全面撤军。和平进程的担保国还在讨论第三阶段,包括交换遗体、重建加沙地带和结束封锁。专家指出,短暂停火协议有助于对整个地区冲突起到降温的作用。
马晓霖对卫星通讯社说:“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短暂停火协议内容落实妥当,将为下一阶段实现全面或长期停火做好铺垫,也有利于巴以双方解决各自的诉求。同时巴以停火后,胡塞武装也会停止对以色列的打击,包括停止袭击以色列的过往船只,促使红海局势趋于平稳。”
本次停战是巴以冲突中的第二次停战,第一次停战于2023年11月结束,仅持续了六天。在15个月的时间里,冲突夺去了46000名巴勒斯坦人和约1500名以色列人的生命,战火蔓延至黎巴嫩和也门,并引发了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导弹互袭。
马晓霖强调称:“不可否认的是,解决巴以冲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战后加沙地带的治理问题、以色列是否全面撤军放松对加沙的控制,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检验。但不管怎样,双方能迈出这一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国际社会也应协助确保这一成果得到巩固,争取进一步扩大谈判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