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据悉,这是2011年以来首次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
刘英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最抢眼的关键词之一,这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也是中国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下定决心促进经济增长的定向和定性,是与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打组合拳,是为创设更多货币政策工具促增长定的调。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在9月降息50个基点,在11月降息25个基点,在12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极大。这就意味着美联储步入降息周期之后,为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打开了“适度宽松”的政策窗口。”专家称,“此外,特朗普上台带动外部局势更加的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战和科技战频发,这些都让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了用武之地。为了更好地应对日趋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需要聚焦国内经济的发展,发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生效,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增长。”
刘英指出,从内部角度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核心是促增长。今年年中,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支持性货币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更进一步加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的是明年经济工作不仅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而且是加强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毫无疑问货币政策需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降准降息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创设以及延续,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振投资和消费。
专家提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和充实的,其中包括丰富的政策工具箱。今年我们看到除了降准、降息两次之外,央行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为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为支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所做的探索和创新。
专家进一步解释,一方面,央行首次创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房市发展。央行首次创设了保障房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而且是长期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仅有的四只之一,为支持我国房地产发展,支持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注入了中长期资金。另一方面,央行首次创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发展。首次历史性地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3000亿元,创设了5000亿元的证券、基金、保险再贷款便利互换。在我国资本市场强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支持股市长红。
刘英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就要对中性利率有更多的干预,中性利率的动态变化实际上是受到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潜在增速、人口结构、技术创新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果,刘英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增长,确保2025年经济增长5%左右;二是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三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四是助力股市长虹;五是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刺激消费和投资。
“因为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地,大众对未来包括物价水平在内的各个方面会有一定的预期,这种预期能够促使人们加快消费的步伐,推动企业加大投资的力度,从原来的市占率争取市场参与率转变为提升企业的利润率。换言之,企业将不再是过去打价格战的经营模式,由于企业看好销售利润的预期,故而会大投资力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进而带动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持续性的居民消费。”专家称。
刘英表示,从这一角度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能够发挥加大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增长、稳定预期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能够打通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的任督二脉,推动经济增长步入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与此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助于稳外贸稳外资,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